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来股份中报扣非净利增43倍 投140亿元布局上游行业


  5日,光伏企业中来股份(300393)披露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6.38亿元,同比增长95.46%;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42.89%;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4330.21%。

  光伏市场火爆拉动业绩

  中来股份具体业务为光伏背板、N型高效单晶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侧重于分布式户用光伏领域的光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销售与运维,并正在筹划报批上游硅料项目。

  今年上半年度,国内外光伏市场火爆,单玻组件需求旺盛,背板需求呈现较大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双面涂覆型背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40%以上;N型TOPCon电池及组件降本提效推进中;光伏应用系统板块得益于公司对光伏应用系统业务的早期布局,落地工作迅速。另外,公司于2022年6月底完成的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正在分步爬坡,有利于公司高效电池产能的扩张。

  分项目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及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高效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0.66亿元,同比增长46.05%,毛利率同比增长8.43%;光伏应用系统实现营收21.84亿元,同比增长181.32%,毛利率同比增长2.42%;背板实现营收13.54亿元,同比增长67.93%,毛利率同比增长7.3%,达到25.88%,也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板块。

  “毛利率增高主要是多晶硅原料上涨后,公司上调相应产品价格造成的。”5日,《大众证券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来股份,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下半年原料价格有所下调,成本压力会小一些,但是否调整产品价格,还要根据市场情况判断。”

  布局光伏上游行业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在制造端方面,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45%以上;在应用端方面,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4%;在进出口方面,2022年上半年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根据光伏协会的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05-250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85-100GW,远超年初的预测。

  作为公司高效电池业务的重要原材料硅片的上游,多晶硅价格上涨成为制约中下游企业进一步扩张规模的重要因素。多晶硅由2021年3月的11.08万元/吨上涨至最高27.22万元/吨。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原材料硅片的供应,中来股份于今年3月与太原市政府、古交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拟在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第一期拟投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第二期拟投建年产9万吨多晶硅项目,投资总金额预计为140亿元。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竣工投产。这是公司首次进入光伏上游行业。

  “今年上半年,山西电池新产能的扩建虽然使得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在报表上出现负数,但产能正在逐步爬坡。”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多个项目选在山西,主要是基于电价和人力成本的考虑。140亿元的项目还在审批环节,需要等待股东大会过会,暂时不会对资金造成压力。”

  另一方面,受全球及我国多地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外派人员出入境面临诸多不便,且美国对东南亚部分光伏制造企业发起了反规避调查等贸易强制措施,以及全球供应链不畅等因素影响,公司决定终止于2021年在印尼投建的“年产500MWN型双面高效组件项目”。

  股价方面,今年3月8日至4月25日,中来股份在遭遇了连续下跌后,股价一度由24.89元/股跌至11.4元/股,跌幅逾50%。虽然公司业绩大幅抬升,但股价始终未能回到20元/股区间。对于股价表现,该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股价方面,公司无法操控,更希望多一些机会,让市场能看到公司的价值。”

(文章来源:大众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