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做优做强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成都青羊力争祠堂街等“老成都”特色街区10月开街

8月5日召开的成都市青羊区委工作会议上,青羊区把“拼”经济发展摆在最突出位置,同时聚焦“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会议提出,下半年,青羊区将加快推进青羊万达芙蓉里二期等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力争祠堂街、文殊坊二期等重点项目10月前开街运营,努力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市前列。

  其中,祠堂街作为成都中心城区最后一个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经过近三年的策划、规划和建设,目前已雏形初现,预计于2023年底呈现。祠堂街坐落于成都市人民公园旁,因年羹尧生祠修建于此而得名。抗战时期,这里坐拥成都70%的书店,各大报刊、文艺社团云集于此,四川电影院也诞生于此,曾被誉为“天府文化现代化新起点”。但随着时代变迁,古老街巷曾有的书香雅气逐渐消散。

  为营造“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特色街区,青羊区通过创新的功能业态植入、极具巧思的景观提升以及交通改造等升级赋能,在悉数保留祠堂街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结合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呈现了诸多亮点。例如,在更新过程中,通过理(平面空间)、拆(违章建筑)、造(立体空间)、通(既有巷道)等创新手法,形成“三街六巷”的祠堂街总体格局,同时置入“台、院、坝、园”,使街区成为一个“点线结合、辐射区域、具有老成都特色”的全新空间。

  祠堂街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这些历史建筑既充分保留原有韵味,又重焕光彩,在更新工程中,施工人员采用了全新修复方式。对于不同时期的建筑,通过清理、嵌入、重构,以锔瓷金缮的手法更新。在修缮中,对有些建筑进行了结构加固,更换了楼板、栏杆等,就连老建筑缺损的灰色墙砖也按旧款定制补上。如今,整个建筑的墙砖、栏杆、窗框、大门、楼板、立柱等都恢复如初。

  除祠堂街外,成都文殊坊二期也正处于加紧改造当中。未来,成都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个涵盖了15条原有街巷、39栋建筑的特色风貌院落群里,欣赏和体验到一幅“走大街、穿小巷、跨门道、进院落、上堂屋、入居室”的老成都生活画卷。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