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新认定30家贸易型总部企业 国际服务与物流企业占4成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构建高端资源配置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创新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周年现场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商务区要突出总部经济的能级提升、贸易功能的内涵拓展、流量价值的挖掘和创造,更好为南北“两带”服务、为长三角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期,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认定了30家贸易型总部,包括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如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

  30家贸易型总部企业

  当前,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推进落实,突出有利于贸易主体集聚的人才、金融、资本、信息、技术等有效供给,加快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升级新高地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一批高能级贸易平台和主体加快集聚。

  据了解,这30家贸易型总部企业从总部类别来说,国内批发零售类7家,国际货物贸易7家,国际服务与物流12家,平台交易4家,占比分别为23.3%、23.3%、40%和13.4%。如集聚了以德邦物流、壹米滴答、爱派克斯、欧西爱司、安能聚创等为代表的国内国际物流企业,形成了物流的集聚效应。

  从规模能级看,30家贸易型总部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交易额)近8000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交易额)超千亿的企业有1家,百亿以上的有7家;上年度税收近30亿元人民币,排名前5的国际贸易企业占比商务区进出口贸易额近23%。

  从贸易方式来看,覆盖了新型跨境电商、离岸转手买卖、保税展示、保转跨、保转展、跨转保等。 据悉,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袜类出口连续全国第一,销售袜品数量世界第一。中昊针织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昊针织是首批申请商务区自由贸易账户的企业之一,去年下半年公司开始探索开展‘两头在外三单分离’为特征的离岸贸易,在东南亚采购袜子成品后,销售给北美、欧洲商家,累计货值200万美元。”

  除30家受认定的贸易型总部外,商务区还集聚了锅圈、华峰、希杰、国铠、震坤行等一批贸易型总部储备企业,提前布局未来。

  专项政策发力

  为进一步推动商务区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贸易能级实现新提升、贸易平台功能实现新跨越、贸易结构实现新优化,6月30日,上海市商务委、市发改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贸易型总部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在支持贸易型总部企业招才引智、加大对贸易型总部企业金融支持、支持贸易型总部企业提高资金运作和管理能力、支持贸易型总部提升贸易规模、支持贸易型总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完善贸易型总部企业服务机制等出台了25条支持措施。

  在支持贸易型总部企业招才引智方面,《若干措施》择优推荐贸易型总部企业纳入上海市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清单,同时,明确了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APEC商务旅行卡、出入境便利、外国人居留许可等便利化措施。

  近日,商务区首批贸易型总部企业欧西爱司物流(上海)有限公司通过商务区APEC商旅卡受理点申办的APEC商务旅行卡已经审核完成,目前待制证中。

  欧西爱司物流(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网络物流集团公司,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50个服务网点。欧西爱司中国区副总经理玉田利表示,对比过去常用的办理商务签证,“APCE商务旅行卡”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出访全球网络集团伙伴的签证方案,节省了签证办理与通关事项所花费的额外时间,优化了商务活动的效率。

  在加大对贸易型总部企业金融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支持商业银行为贸易型总部企业办理新型离岸国家贸易跨境资金结算,按规定自主决定审核交易单证种类。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设立专项信贷额度。支持政策性保险公司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拓宽贸易融资渠道、创新融资租赁新金融模式、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等。《若干措施》发布后,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首期提供3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支持商务区内贸易型总部企业发展。同时,运用“易惠全球”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管委会商务发展处相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商务区将更加突出总部经济能级提升和贸易功能内涵的拓展,发挥好交通配套等营商环境优势,做好政策制度创新这篇大文章,打造更多百亿千亿级的贸易平台。”据了解,管委会将聚力贸易型总部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加大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贸易型总部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的营运专项补贴和人才专项补贴。同时,依托上海市“一带一路”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和虹桥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帮助企业加快国际贸易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