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又一“网络水军”公司被罚 灰色产业治理需多管齐下

  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海新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豆科技)因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22万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截图

  主要违法事实显示,新豆科技自2020年9月份起,通过组织“刷手”虚假交易、编造用户评价,虚构点击量、收藏量等方式,帮助其负责代运营的多家公司提升在大众点评网络平台店铺的排名和关注度。

  新豆科技的这一行为俗称“网络水军”。为更详细地了解行业内幕,《证券日报》记者在多个水军群中体验了水军刷单的全流程,还原水军刷单背后的商业逻辑。

  刷单规则多样

  以规避平台监管

  记者在多个水军群中发现,所谓的“水军”产业有上游的商家,中游的代运营公司、下游的水军用户、以及负责对接用户的工作人员,俗称“局头”,整条灰色产业链非常成熟完整。

  代运营公司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社群,根据商家需要,每天在群内发布一些体验项目。这些项目除了最基础的免费吃喝体验,还有医美、按摩、美容美发、KTV、剧本杀、热气球体验、农家乐体验、上门灭蟑螂等,几乎覆盖线下消费的各个场景。

  群内水军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项目,代运营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局头会审核申请水军的用户资质,一般是看用户账号等级、粉丝数量、信用分数等。审核通过后才会派单,水军则必须要给门店拍照、写好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规避平台监管,代运营公司摸索出一套严格的刷单操作流程。例如,水军在消费前必须要在消费店铺附近3公里以内留下行程轨迹,同时还要在平台上集中搜索相关区域内同品类的商家。部分水军组织者为了保证水军进行真实搜索,先期只会告诉其模糊的区位和店面类型,通过搜索结果反馈,再进一步确认刷单门店。

  “做这行主要是摸清平台的监管机制。”一位代运营公司工作人员提醒记者,“写评价的时间也有讲究,首先是体验后当天不可以写,多个水军写好评的时间不可以在同一天。否则的话,都容易触发平台的监测机制。”

  写完评论后,水军用户不能在手机上直接截图,“在App上截图转发到微信上的操作,有可能会被大众点评技术甄别到,并判定为水军,是有可能会被删号的。”上述代运营公司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

  一位水军向记者表示,其实水军大多来自一些福利群,他们只是免费体验一些项目的普通用户,并不是职业水军。而且因为水军的沟通渠道都是通过个人组建的群聊,想要进入水军圈子,需要有朋友或者认识的水军邀请,所以相对比较封闭。

  刷单是场零和博弈

  没有人是赢家

  一位资深局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给商家做代运营的公司没有很大的,二三十个人算很大的团队了。代运营公司提供的不只是刷评价的操作,包括提升访客、曝光的行为,都会做。”对于局头而言,其通常手中掌握着两百人以上的水军,就足够做剧本杀一类的项目,有上千个水军就可以接餐饮类的项目。具体人员数量的要求,因品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您能帮我们刷一个4000块钱左右的订单么?我先用微信把钱转给您。”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连锁皮肤护理中心,记者尝试体验水军刷单项目时,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帮忙刷一个高价单。

  另外,在体验一个餐饮项目时,记者只有一笔消费,但是局头要求记者和同事两个人都要写评价。对于另一人没有消费就能写评价的操作,局头表示:“这就是做轨迹的好处了,只要有明确的轨迹活动,营造出你真的是在周围活动、生活的假象,那么平台判定也是可以写评价的。”

  其实在大众点评平台上,本身就有名为“免费试”的体验消费活动,用户报名后,会抽取幸运用户参与体验。相关局头向记者表示,官方的免费试活动是平台随机抽取的用户,用户写的评价并不用对店家负责,也并不一定会写好评。对于门店而言,不确定的风险很大。而水军的福利活动,会通过机制保证用户给店铺写好评的。“刷单的质量把控也很简单,如果对方不配合,不按规定写评价,就直接拉黑,以后不再推荐该用户体验福利单活动。”上述局头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商家对于刷单也颇为无奈。一位商家对记者表示:“做服务、做口碑、做产品质量是正路,但是见效太慢了。对于店铺来说,尤其是一些新开的店铺,没有历史数据,没有排名的情况下,要与周边商家竞争本来就不具备优势。而刷单起效快,成本低,是店铺拉高销量的捷径。”

  另外,有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平台上的好评,只能是参照看看,一旦写得太精彩,消费者心里就会怀疑是不是广告。换句话说,水军的行为导致平台方也成为了受害者。

  多管齐下治理灰色产业

  此前,央视等权威媒体曾多次曝光水军刷单行为,监管部门也在大力打击相关违法团体。

  2022年6月27日,公安部官网发布《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启动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工作》。相关文件指出,自6月26日起,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6个月的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工作,进一步遏制“网络水军”及相关黑灰产业的滋生蔓延。

  8月初,沧州市献县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雇佣水军以“网络刷单”为手段的非法经营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1人,追缴违法所得500余万元。另外,汕头市潮阳公安局也于本月初打掉一个“网络水军”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7名,缴获作案工具手机102部、台式电脑29台。

  不只是监管机构,平台方也在投入人力物力对水军进行治理。例如大众点评对刷单水军行为有严厉的监管机制,每个月也会封禁大量违规账号和商家。大众点评方面此前曾表示,企业会从技术上对“刷好评”等刷单炒信违法行为进行追踪与识别。

  根据大众点评2022年8月10日公布的7月评价治理公告显示,7月份共计处理381.24万条违规评价,处罚1.33万名违规用户,其中包括盗用他人评价内容、受利益干扰写不实好评、给亲朋店面写好评等。

  对于打击网络水军,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网络黑灰产业链的形式更趋多样、手段更加隐蔽、技术更为复杂。但法律规定实际上是有滞后性和局限性的。杨兆全律师认为,相关司法部门可以更多地发布指导性案例及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法律规范本身予以细化,填补空白,为司法实践提供最新、更明确的指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