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银保监会最新发声:累计垫付超180亿……

  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总体垫付进展如何?村镇银行互联网存款业务风险敞口有多大?银保监会在“保交楼”方面还有哪些安排?地方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有什么新动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于“保交楼”起到了哪些作用、自身如何改革化险?大型银行今年“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的任务完成进度如何?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8月12日在通气会上就近期热点问题一一回应市场关切。

  5家村镇银行已累计垫付43.6万户、180.4亿元

  银保监会披露了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垫付进展。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受不法股东操控,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方式,吸收并非法占有公众资金,性质恶劣,涉嫌严重犯罪。

  “村镇银行账外吸收的资金既未缴纳存款准备金,也未缴纳存款保险费。”上述负责人说。

  “根据目前所掌握证据,绝大多数账外业务普通客户对新财富集团涉嫌犯罪行为不知情、不了解。”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涉及人数较多,垫付工作量大,为确保垫付工作稳妥实施,采取分批垫付方式,优先垫付普通小额客户。

  7月11号以来,河南、安徽先后发布4期公告,分别对5万元以下、5万-10万元、10万-15万元、15万-25万元的客户实施垫付。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截至8月11日晚,已累计垫付43.6万户、180.4亿元,客户、资金垫付率分别为69.6%、66%,进展总体顺利。

  该负责人表示,垫付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共有14.7万客户未登记,除长期睡眠户(账户金额100元以下)外,还有少量可疑账户,这些客户可能存在被犯罪分子欺骗、裹挟,冒名开户,需进一步核实信息,甄别和判断交易行为。

  “请未登记客户抓紧完成登记。”该负责人提示。

  尚未发现其他村镇银行存在或持有账外非法吸收的互联网存款

  “前些年,在行业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村镇银行贪大求洋、偏离主业,违规开展票据业务、大额授信、异地授信,以及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存贷款业务。”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他表示,对于这些市场乱象,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村镇银行票据业务占总资产比例、大额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明显下降,互联网贷款已基本出清,互联网存款大幅下降。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有40家村镇银行吸收账内互联网存款,余额39亿元。除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外,尚未发现其他村镇银行存在或持有账外非法吸收的互联网存款。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自2007年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全国村镇银行累计发放贷款9.6万亿元,90%投向农户和小微企业,户均贷款余额28万元,是信贷“支农支小”的有益补充力量。在丰富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村镇银行1648家,中西部地区占比66%,县域覆盖率68%;资产总额2.2万亿元,负债总额2万亿元,贷款余额1.4万亿元,存款余额1.8万亿元。

  “目前,全国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资产质量略好于全国中小银行平均水平,流动性充裕,风险完全可控。”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

  一是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中“尽好责、守好位”。银保监会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研究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推进压实地方责任,在地方党委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

  二是金融支持“做到位”。对保交楼金融支持,银保监会积极指导银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有序安排下,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

  三是金融风险防控“不缺位”。银保监会指导银行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坚持风险可控,稳中求进开展工作。

  “我们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在地方党委政府有序组织下,‘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和稳妥推进。”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支持项目并购重组,以新市民和城镇年轻人为重点,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银保监会还将加强与各方工作协同,配合积极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

  “当前,我国银行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水平充足,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态势,风险总体可控。”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有关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体系的展望为稳定或正面。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稳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上半年,全国中小银行共处置不良资产6700亿元,同比多处置1640亿元;批准34家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经国务院金融委批准,分配了1874亿元专项债额度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为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认真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压实中小银行主体责任,做实资产质量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大不良处置力度。”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化险方案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介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化险成效时表示,近年来,银保监会积极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发挥逆周期功能,持续加大对金融和实体企业风险化解的支持力度。同时稳妥处置和化解华融公司风险,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转型。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目前5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占银行业机构全部批量转出不良资产规模的80%以上,仍然是不良资产收购主力军。

  二是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和救助受困房企,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楼、保民生”,保障了26996套商品房按期交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5500万元。

  三是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稳妥指导华融公司开展风险处置工作。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刻认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决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聚焦主业,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投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等攻坚任务。

  “银保监会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化险方案,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

  大型银行阶段性完成“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任务

  上半年,银保监会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一是实体经济资金有效供给平稳增长;二是服务小微企业成效显著;三是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不断优化;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成果显著;五是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取得有效进展;六是帮扶困难企业个人取得积极进展。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64%,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5.35%,较2021年平均水平下降0.35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大型银行阶段性完成国常会制定的今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的任务。

  此外,上半年,银行机构已为近150万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办理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延期金额超过3万亿元。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