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对学生办信用卡及分期一刀切?解决办法应该从源头做起

基于近年来“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情况频发,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将提交建议呼吁加大网络贷款监管整治力度。建议中,李君呼吁应禁止给在校学生办理信用卡和提供分期等相关超前消费的金融服务。

确实,“校园贷”的突然兴起,令很多学生身陷其中。只要有手机号、身份证就能贷一笔钱,让许多经不起诱惑的人深陷其中,结果一步错,步步错,最终无力偿还贷款,被迫以贷还贷甚至肉偿,更严重的甚至导致了种种悲剧的发生。

针对此类现象,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说学生没有偿还能力,全面禁止再好不过;有人提出整治校园贷款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全面禁止在校学生办理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有点过于一刀切。推出“校园贷”的初衷,主要是为尚无收入的大学生缓解经济困难,本无可厚非,但有些网贷公司一味逐利,设置陷阱,使“校园贷”业务慢慢变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当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一方面,应该健全网络贷款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不良网络借贷的监管力度,中央金融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广告管理部门要一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监管责任,强化监管力度。对于各种以学生为主要客户对象的分期金融产品,涉及“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影响特别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必须重拳出击予以整治,坚决禁止和取缔,依法依规处理。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校园信贷业务可以实行准入制,监管机构制定业务准入门槛,对业务资格进行审批。同时,开展校企合作。校方应对本校学生的信贷需求进行调研摸底,掌握情况,引入正规合法具有业务资质的校园信贷机构进行合作,设计产品匹配需求。对于一些能方便学生日常生活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合法合规的信贷产品,在评估学生的家庭各方面因素后,并且设置相应的信用额度后,可以允许面向广大学生开展业务。

同时,还要从源头进行开展,对学生开展有关金融、消费观的课程,普及金融方面的知识,强化金融信贷知识普及,加强思想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网信安全等部门专业人员,在校内开展金融、网络知识讲座,普及各类诈骗陷阱的防范措施。让其有一个利于自身的消费观,避免最终落入借贷陷阱。

信用卡是一把双刃剑,提出“禁止给学生办信用卡及分期”也是无奈之举。因此建议国家应该打击非法贷款平台,营造良好的借贷环境,同时学校也应该设置相关的金融知识课程,让学生真正了解信用卡这种超前消费观念,而不是简单的“禁止”两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