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一板块大爆发 满屏涨停!电力股飙升 1500亿白马涨停!巨亏股跌15%!

  17日早间,美国启动337调查,联想、摩托罗拉成为被告。

  据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2022年8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移动电子设备(Certai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24)。

  2022年6月17日,日本Maxell, Ltd.of Kyoto, Japan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美国注册专利号7,199,821、7,324,487、8,170,394、8,982,086、10,129,590、10,244,284),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中国北京Lenovo Group Ltd.of Beijing, China、美国Lenovo (United States) Inc.of Inc.of Morrisville, NC、美国Motorola Mobility LLC of Libertyville, IL为列名被告。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除美国贸易代表基于政策原因否决的情况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337案件中发布的救济令自发布之日生效并于发布之日后的第60日起具有终局效力。

  截至目前,尚未看到上述调查对A股产生的影响,不过,17日早盘,A股继续横盘、热点分散,光伏板块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赛道。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午盘涨0.28%,创业板指涨1.21%。光伏、储能板块中多个细分方向持续受到资金追捧,金辰股份、北京科锐等超10股涨停。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TCL中环走强。



  早盘低开之后,券商股盘中异动带动指数回升,华西证券涨停,光大证券涨近7%。


  此外,苹果、特高压、水电、风电、网游板块盘中拉升。但是有机硅、锂矿、稀土、钴矿板块调整。合盛硅业、厦门钨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股价表现低迷。

  “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涨停

  持续的高温之下,限电影响在资本市场持续发酵。17日早盘,A股光伏、风电等电力概念股出现涨停潮。

  截止午间收盘,A股江苏新能、乐山电力、龙源电力涨停。

  消息面上,8月初以来,长江沿线地区持续高温,多地气温创历史新高。持续高温给各地电力供应带来压力,各地为保民用电先后采取工业企业用电限制的措施。

  其中四川率先采取措施,要求全省(除攀枝花、凉山)的19个市(州)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对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放高温假,让电于民,时间从8月15日00:00至20日24:00。

  此外,江苏地区用电负荷也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近日部分企业轮流限产。

  8月16日晚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与基层单位视频连线,调研指导电力保供工作。辛保安强调,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科学安排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坚持全公司“一盘棋”,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组织跨区跨省余缺互济,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区电力供应。

  公开资料显示,龙源电力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早开发风电的专业化公司,最初隶属国家能源部,现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2009年,龙源电力在香港主板上市,被誉为“中国新能源第一股”。

  目前,龙源电力已成为一家以开发运营新能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发电集团,涉及风电、光伏、生物质、潮汐、地热和火电等多种发电类别,同时也是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公司。

  截至午间收盘,A股龙源电力涨停,总市值报收1543亿元。


  港股方面,也上涨8%。


  首次半年报亏损

  中国华融盘中下挫超15%

  17日早盘,港股中国华融跌超15%。截至午间收盘,下跌超11%。


  消息面上,8月16日晚间,国内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华融发布盈利预警,经初步测算,该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归母净亏损预计约为188.7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自上市以来首度半年报亏损。中国华融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

  公司还同步公告,其所持华融信托 76.79%股权在挂牌披露期结束后,征集到一个意向受让方,为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 (“信保基金”),此次转让的总代价为61.5亿元。转让完成后, 中国华融将再减少一张金融牌照。

  对于业绩情况, 中国华融具体解释称,一方面,受上半年资本市场持续波动的影响,公司持有的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录得较大浮亏。另外,受宏观经济承压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相关客户履约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下迁,出于审慎考虑,公司本期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明显增加。信用风险增加叠加资产规模压降的影响,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同比减少。

  2022年是中国华融完成引战增资、加入中信集团的第一年, 中国华融介绍,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加快转型,围绕破产重整、国企改革、上市公司纾困、“大不良”特殊机遇权益类投资等业务新蓝海探索,挖掘市场机会和项目储备。

  同时, 中国华融也透露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称未来几年是中国华融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将按照“一三五”发展目标,力争一年走上正轨、三年质效显著提升、五年成为行业标杆,实现业绩稳步向好。

  中植系清仓

  这只港股一度涨超140%

  17日早盘,港股中国富强金融早盘高开高走,一度涨超140%,截止发稿,中国富强金融涨幅收窄至28%。


  消息面上,8月16日晚,中国富强金融披露称,主要股东江先资本于2022年8月16日以7821.4万港元的代价向柳志伟出售2.74亿股公司股份(相当于本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9.98%)。紧随转让之后,江先资本已不再持有该公司任何股份,而买方已成为该公司的主要股东及关连人士。

  据了解,江先资本最终控制人为公司董事会主席解植春。公司强调,董事会预期主要股东变动将不会对营运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富强金融是一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投资控股公司。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证券、期货及保险之经纪服务、孖展融资、财富管理和移民顾问服务,资产管理以及企业融资、媒体咨询及企业推广服务等。

  2017年,中国富强金融完成重组,时任董事局主席解植春先生以认购可转债的方式,获得了富强30%的股份,成为了这家拥有1/4/6/9牌照上市券商的新股东,并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

  随着近三年的发展和整改,中国富强金融的净利润在2019年重新实现增长。但随着中植系掌门人解植锟的离世,中国富强金融的正增长不再。

  根据此前中国富强金融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亏损同比扩大,续亏7930.9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1349.5万港元;总营收5848.7万港元,同比减少56.0%。

  国家卫健委: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首要因素 城市中超1/3家庭有托育需求

  发展公办托育机构,带动社会力量投资,支持用人单位举办,建设社区服务网点,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通过以上多种渠道,鼓励多方积极参与,有效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

  据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于8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介绍: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各方研究和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托育对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效果。为此,《指导意见》重点围绕5个关键词下功夫,也就是“基本、普惠、投资、收费、减负”:

  基本,就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意见》提出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突出对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普惠,就是着力增加普惠性服务。发展公办托育机构,带动社会力量投资,支持用人单位举办,建设社区服务网点,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通过以上多种渠道,鼓励多方积极参与,有效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

  投资,就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建设补贴,通过中央投资的支持和引导,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资力度。

  收费,就是规范各类服务收费。明确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合理确定托育服务的价格。

  减负,就是减轻机构经营负担。托育机构水电气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各地要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纾困政策。

  发布会要点:

  国家卫健委: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2.03个

  截至2021年底,每千人口托位数为2.03个,与“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4.5个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指导意见》从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明确了具体措施。相关部门将全力推进托育服务建设,呵护好0-3岁婴幼儿这个最柔软的群体。

  国家医保局:未就业和灵活就业妇女生育费用可通过基本医保报销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介绍:近年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1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4亿人,是2012年的1.5倍。未就业和灵活就业妇女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可通过参加基本医保按规定报销。

  住建部: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

  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支持:

  一是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的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二是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

  三是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因素产生需求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给予调换。

  国家医保局:生育津贴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内容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介绍:生育津贴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提出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坚持基本保障。社会保障领域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完善生育保险相关待遇保障,既要兼顾基金支撑能力,又要体现积极支持生育的方向。

  二是均衡地区间待遇差距。近年来,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优化,地方在法定产假之外新设了生育奖励假,整体看,各地假期时长不一、差异较大,权益保障的做法上也各不相同,地区间待遇水平不均衡,容易引发攀比。

  三是促进女性公平就业。实践证明,假期过长可能会带来职业女性的生育顾虑,增加女性的就业歧视,影响男女公平就业,继而影响女性生育意愿,宜统筹考虑各方负担和对就业的影响,综合施策、责任共担,共同构建积极生育支持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