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金域医学业绩再创新高背后:大力推进与三级医院合作 高端特检业务持续增长


  在2021年企业转型升级“里程碑”的基础上,金域医学在2022年上半年再创佳绩,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55.11%,创下历史新高水平。

  事实上,凭借“精耕细作”、创新驱动和“全集团一盘棋”三大“武器”,结合已显现的业绩增长趋势,金域医学已然探索出一条ICL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整个行业指明发展方向,并带来更多机遇。

  精耕细作:规模效应+结构优化

  2022年上半年,金域医学实现营业收入83.12亿元,同比增长52.37%,实现归母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55.11%,且销售净利率也同比实现增长。

  这家ICL龙头企业俨然已经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事实上,一直以来,外界对ICL的印象还停留在“跑马圈地”时代,然而国内ICL龙头金域医学已经“更进一步”,走向了“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离不开公司此前“跑马圈地”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但在此基础上业务结构的优化给公司毛利率等业绩指标带来更有效改变。

  据悉,金域医学是国内在连锁实验室数量、覆盖区域、服务客户数量等多维度领先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已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建立了43家中心实验室,并广泛建立区域实验室、快速反应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同时,公司夯实医疗冷链物流能力,通过“多频次循环中转联运”方式,构建省内标本快速流通“2/4/8h服务圈”,及跨省“24h”医疗冷链物流服务网,拥有行业内覆盖最广、辐射最深的医疗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迄今已建立2000多个物流服务网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其中,公司合作共建实验室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成为医检业务增长重要动力,2021年运营共建项目670个,新拓展项目150余个。公司通过大力推进与顶级三级医院的战略合作,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二/三级医院数量占比提升至80%,贡献业务占比85%。

  2022年上半年业绩依然亮眼,数据显示,客户单产同比增长49.93%,其中三级医院业务(不含新冠)收入同比增长21.91%,占公司收入比例达到36.22%,同比提升1.74个百分点,销量增长高于一些其他客户群体,带动公司整体业务向高端层次发展的趋势明显。

  在业务层面,金域医学的检测项目结构也持续得到优化,公司加快重点疾病线新项目开发。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系统开展项目源管理,重点支持神经变性疾病、移植、免疫缺陷病等检验技术能力建设,上半年共开发新项目195项。

  财务数据也可以予以佐证。2022上半年公司医学检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73亿元,同比增长51.34%,其中大规模新冠筛查实现营业收入26.60亿元。从检测项目来看,公司高端特检业务(不含新冠)收入占比达到51.3%,同比有所提升,重要疾病方面,实体肿瘤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93%,感染性疾病诊断业务(不含新冠)收入同比增长18.37%,肾脏肝脏疾病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41%,神经和临床免疫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6%。

  底蕴驱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

  谈到金域医学业绩持续增长的“底蕴”,离不开“创新”。

  2021年,金域医学研发投入继续增加,全年研发费用5.18亿元,同比增长30.4%,共开发新项目257项,且充分利用集团内外部专家资源形成特色专科,目前移植和PID等项目已进入产出阶段。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在研发投入上依然“大手笔”投入,研发费用为3.04亿元,同比增长34.94%。

  通过自主创新及协同创新,2022H1公司累计发布新研发项目195项,成功推出MRD前沿项目、血液RNA-seq后续监测、血液CAR-T相关检测等行业独家检测项目,完成血液NGS预后基因等项目的升级,推动血液病、实体肿瘤、宏基因、老年痴呆、遗传病等多个重点检测项目的多中心布局。此外还新搭建滤泡淋巴瘤工作组联盟,至此公司深化运营的国家级疾病联盟数量达到22个。

  在优秀人才配置方面,金域医学秉承“以员工发展促进公司发展”的理念,以“调结构、补短板、建梯队”为三大抓手,通过加强战略性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构建“平台化、网络化、扁平化”相结合的组织架构,持续优化营销、实验室序列的临床专业人才结构,实现人才队伍专业构成转型升级;不断引进科学研究、重点学科、临床咨询、医学大数据等集团战略性人才,逐步补足人才短板;加强在关键管理、专业岗位后备梯队人才的培养,打造内外部多层次人才资源库,建设匹配业务、结构合理、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支撑集团发展战略,保障公司战略的落地。

  据悉,截至2022年6月末,金域医学搭建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近5000人,构建了老中青搭配、产学研结合、技术和管理序列兼顾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公司人才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10 名,海内外知名专家 200 余人。公司成立了目前业内一流的学术委员会,由钟南山院士担任主席,曾溢滔、陈润生、侯凡凡、谢晓亮、陈晔光、张学、谭蔚泓9位院士担任顾问,45位来自临床、检验、病理以及医疗大数据等领域的海内外重量级专家组成,为公司的学术战略、研究方法和科研工作引领方向。

  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公司积极引进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国际化视野、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关键人才,今年上半年尤其注重引进数字化与大数据、基因组学、公共事务、医学服务等紧缺关键岗位人才,并通过生物医学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有序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司临床服务核心竞争优势。

  在上述强大研发能力和人才梯队的支持下,金域医学已为全国超过23000家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包括理化质谱检验、基因组检验、病理诊断、生化发光检验、免疫学检验、其他综合检验等六大类合计80类检验技术,近3200项检验项目的外包及科研技术服务;获得47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验结果为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认证认可证书数量、获认可能力项次数、获认可学科数连续20年居行业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依托近200人的数字化转型团队,金域医学在服务模式上也持续创新——“医检4.0”应运而生,且开创了多个行业“首次”,引领行业向“医检4.0”时代迈进。

  资料显示,金域医学进一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围绕“三大价值链,六大端到端场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端到端流程集成与信息服务,支撑公司运营与决策,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两库一中心一基地”(生物医学大样本资源库、医学检验与病理诊断大数据库、智慧医检与大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医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数据和技术驱动医检全面智能化,让医疗与健康服务更“精准、便捷、普惠”。

  路线引领:行业大势+集团一盘棋

  事实上,金域医学所在ICL行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这也是公司近年来业绩高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数据显示,中国ICL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市场。2019年国内ICL市场规模370亿左右,占医学检验市场约8%,对标美国、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35%、50%、67%的渗透率,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机构报告显示,中国的ICL市场(不包括COVID-19检测)由2016年的117亿元增至2020年的1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0%,并预计于2025年增至463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4%。中国ICL市场(包括COVID-19检测)由2016年的117亿元显著增至2020年的3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2%,并预计于2025年增至479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3%。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行业是政策驱动型行业,而金域医学全国性布局无疑在分级诊疗和DRG政策下将发挥更大功用。

  首先,国家政策一直鼓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10类独立医疗机构发展。

  其次,据业内人士介绍,分级诊疗及医保控费将进一步扩大了常规检验市场。一方面,基层机构将有望成为ICL行业未来的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在医保控费大环境下,医院的检验科可能变为成本中心,医院将有动力把影像、检验等非核心医疗服务逐步剥离出去,交给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运行的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

  而ICL公司则因其规模化、专业化服务将在行业中占据更重要的行业地位,金域医学作为行业龙头也利用“集团一盘棋”战略路线,令集团运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以保证公司能在行业风口下抢占先机。

  资料显示,近年来,金域医学不断健全“全集团一盘棋”的资源共享与联动机制,启动一系列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等项目,现代企业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进一步完善“全集团一盘棋”资源调配机制,更加注重流程优化、技术整合、信息升级、模式创新,企业抗疫能级大幅跃升。

  在“集团一盘棋”统筹下,金域医学完善产品研发中心与产能中心布局,提升公司产品研发及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利用公司连锁化运营的成功经验,加强区域独立法人实验室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为当地各级医疗单位提供高标准的医学检验服务,并提供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服务,全面提升区域内的医学检验水平,助力国家分级诊疗落地。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