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华联合财险股权再遭拍卖 业绩曾一度“腰斩”

本报实习记者 路春锋 记者 陈嘉玲 北京报道

近日,一则拍卖公告,让中华联合财险重回大众视线。

来自阿里拍卖的信息显示,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新大”)持有的中华联合财险股权将被拍卖。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这并非中华联合财险股权首次遭拍卖,此前,2019年中融新大就曾拍卖过中华联合财险股权,不过最终无人接盘。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来说,被拍卖的财险股权大都来自小股东,投资者买入后,并不能成为相关财险公司的控股股东,所以吸引力有限。

“二次”拍卖仍难产?

相关信息显示,中融新大最早共持有中华联合财险共计7.79%的股权。2019年9月26日至27日,中融新大曾将其持有的中华联合财险1.15%的股权(对应股权数额为1.69亿股)进行拍卖,起拍价为2亿元,当时评估公司给出的评估值为2.85亿元,也就是说,该笔股权拍卖让价近三成。

彼时,有14人设置拍卖提醒,超过14000人次围观,但无人出价竞拍,最终以“现有案外人对本案待拍卖标的提起案外人异议”而中止。

此次,拟拍卖的股权占比约为6.64%(对应股权数额6.33亿股),估值为10.69亿元,每股单价为1.688元;起拍价为9.62亿元,约为估价的九成。

拍卖标的物调查表显示,该笔股权处置单位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处置依据为(2021)京02执恢208号。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中华联合财险股权拍卖似乎并不受市场待见。目前该笔拍卖有13人设置提醒,506人次围观,但尚无人报名竞拍。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认为,所谓“打折拍卖”是相对于评估价而言,并不是相对于股权持有人原始出资额进行打折,因此这种“折扣价”并不一定是真的低价。其次,有些财险公司本身经营发展情况不佳,也会导致其公司股权缺乏吸引力。

李文中进一步分析,近期被拍卖的股权大都来自小股东,投资者买入股权后并不能成为相关财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因此,对那些希望获得财险牌照的投资者来说缺乏吸引力。再者,虽然从长期看,财险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但是短期来看,财险市场有可能要进入紧缩周期。因此,对于那些短期的财务投资者也不具有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月10日,这笔股权还曾被中融新大出质给中航信托,目前已被法院查封。

中华联合财险“故事”多

公开信息显示,中华联合财险始创于1986年7月,2002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冠名“中华”,目前注册资本金146.4亿元。第一大股东为中华联合保险集团(持股比例87.93%),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中华联合财险总资产位列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人寿财险之后。此前,曾一度领跑财险市场“第二梯队”,但近年来因多次人事变更与业务“踩雷”,被大地财险超越,其盈利也明显下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