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戴相龙: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日益突出 应继续推进多元化

  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25年,全球进入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步崛起。近日,在“让历史告诉未来:亚洲金融危机二十五周年的回顾与启示”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表示,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上,回顾亚洲金融危机,主要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风险正在不断扩大。

  作为亲历者,戴相龙曾参与制定和执行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大措施。他在研讨会上表示,与25年前相比较,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逐步下降。美国政府负债占GDP比例,已从65.9%提升到128.8%以上。美国经济实力很难支撑原来美元的地位。而美国重大货币政策的出台都会带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美元储备,承担了美元外汇储备投资风险和贬值风险。

  戴相龙认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日益突出,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他建议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发行特别提款权(SDR),允许其中一部分可用于成员间的流动性支出。同时,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加强中欧经贸合作,促进欧元稳定。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美元虽然是美国的本币,但又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权通过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及其财长、央行行长会议,督促美国政府把国家负债率逐步降到70%以内(相当于25年前的水平),减少美国货币政策溢出的负面效应。”他称。

  此外,要加快中国现代金融建设,增强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戴相龙表示,抓紧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现代融资制度、现代金融监管制度,提高我国对囯际金融治理的地位和作用。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长远看,经济和金融很难全面脱钩。中美金融关系应该继续寻求交流、合作、共赢。但是,也要准备好应对美国发起金融战的有力措施。

  为防范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区域协作,2000年5月,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的财政部长在泰国签订“清迈协议”。根据协议,“10+3”对设立2500亿美元的互助性资金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很多共识。

  戴相龙建议,继续推动“10+3”金融合作,建立区域应对全球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为巩固和发展“10+3”经贸合作关系,还应创造条件继续讨论“清迈协议”的落实,提高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区域性协防能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