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打造“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发展格局要突出合作共赢

  近日,《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其中首次提出,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有效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这意味着什么?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陈新认为,《规划》主要强调的是构建广佛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其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合作效应一定会更大。广佛同城共同打造创新生态与市场环境,可以说是优势叠加,一定会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助力更多优质项目快速成长。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挥广州佛山各自优势、突出合作共赢。”陈新分析,广州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而佛山制造业发达、创新需求巨大,自然就会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共建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

  需共同打造更多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

  记者注意到,《规划》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其中特别提到,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广佛优势产业领域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

  “《规划》表示,广佛要大力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宏伟、令人振奋。”陈新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核心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强化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延链控链协同联动,共同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而这个攻坚战的核心就是“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和甩掉“卡脖子”之手。

  “要支撑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夯实创新基础与提升创新能力是必然要求。而跨地域创新资源的合作共享的难点主要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共享,进而实现成果共享。”陈新表示,广佛要创造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共同打造更多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集聚更多创新人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本地人才资源优势,通过系列政策创新,让人才如鱼得水地活跃于产业成长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要持续吸引海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在广佛共建高端国际创新平台,有效对接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而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支撑产业健康发展。

  《规划》也提到“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共建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打造更利于广佛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创新廊道和生态圈层。“这对于强化广佛全域同城效应、实现规划的产业发展目标,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发展能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新说。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有利于集中力量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与前沿引领技术

  企业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主体,龙头企业对国际技术竞争态势有较好的把握,在产业链整合上也有较大影响力。《规划》提出,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等,由龙头企业牵头、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学、研、用、金各方积极支持进行建设,有利于集中力量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与前沿引领技术,系统提升我国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陈新认为,广佛城市群在某一产业链上寻找或培育一个链主企业很有必要。

  陈新补充道,整合企业创新资源、创建共性技术平台,最关键的还是如何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体制机制,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产业链上更多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学、研、用、金各方积极支持,真正发挥出我国的制度优势。

  《规划》也在加强人才合作共享方面给予政策支撑,提出互认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将佛山市有关高层次人才标准纳入广州市人才绿卡申领条件。探索高层次人才来往两市不受车辆通行限制、积分入户年限累计互认、就医费用联网直接结算。

  “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广州、佛山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的互认打破了人才的空间局限,也为大湾区的人才互认提前作出探索。”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认为,只有人才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才能促进创新生态的发展。《规划》从人才合作共享方面给予政策支撑,涵盖交通通行、积分入户、就医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了创新资源自由流动,使得区域间合作更加开放。

  构建广佛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有望吸引全国甚至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大湾区

  共促资源共享的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优越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其中就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运用。《规划》提出,发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和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佛山搭建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体系,构建广佛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着共同的痛点,比如科技研发和产业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此前科技成果转化多是把高校的科研成果带到企业,与企业直接进行合作,而不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成果转化。”秦海鸥介绍,现在业内开始普遍形成共识,要以产业需求为指引来做科技成果转化,包括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等步骤,缺一不可。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是科技服务,需要专业的技术经纪人从中做撮合对接,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生态。” 秦海鸥说,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另一个痛点是缺少既懂科学技术,又懂产业化、资本运作的技术经纪人。通过广佛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联动,可以把广州的创新做法进一步延伸到佛山,推动广州与佛山全方面的协同合作。

  “广州与佛山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秦海鸥举例道,今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同时驶入广州、佛山,广州场聚焦硬科技企业培育,佛山场则聚焦智能制造+低碳科技成果。“在一个省份的两个城市分别举行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是很少见的。”

  “规划指出,到2025年,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可以说大有可为,有望吸引全国甚至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大湾区。”秦海鸥说。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