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一周内楼市迎四条重磅消息 业内预判9月份成交规模将回升

  如何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成为当下市场的重要议题。《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一周之内,已有两场重磅会议、两则利好举措相继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吹暖风。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在低基数效应以及楼市“金九银十”的共同作用下,9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规模环比或有所回升。

  具体来看,新华社8月19日消息称,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已于近日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8月22日,5年期以上LPR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同日,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了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会议强调,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紧接着,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到,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6月份商品房销售明显改善后,受诸多因素复杂影响,7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再度转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以上措施的陆续出台,释放了政策面正在全方位加大对房地产市场支持力度的信号,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事实上,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无疑上演了一轮又一轮楼市支持政策。从政策内容看,也由最初的给予购房补贴、取消限售等,逐步触及楼市调控的核心手段,即取消或放宽限购、对信贷政策进行优化等。

  在业内看来,在房地产市场快速下行期,作为逆周期最主要的政策工具,金融信贷政策应适度调整。

  谈及5年期以上LPR在今年5月份单独调降15基点后,于8月份再度非对称下调15个基点,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张永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此可看出央行宽信用、稳经济的政策意图十分明确。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前宽货币的信号已经明确,但宽信用产生的效果还尚需时间印证。

  在王青看来,随着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将在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的基础上,赋予地方在调整购房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这既有助于在当前局面下有效激发楼市需求,又能避免“一刀切”可能带来的房价大起大落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总的来看,当前出台的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稳信心’。即通过信贷政策宽松加快需求释放,通过‘一城一策’提振楼市热度,通过强化保交楼,坚定购房者入市脚步。”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信心的整体不足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企稳的直接原因,加之内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多,信心层面的复苏难度会大于以往。

  对此,张波建议,后续还可以进一步适度放松新房限价的行政性管控力度,加大对改善型购房群体的政策支持,包括降低二套及以上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的双向推进等。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优化的带动下叠加7月份的低基数效应,预计后续市场情绪有望得到好转。另外,9月份、10月份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传统销售旺季,届时房企普遍将加大推盘力度,而供应端的改善亦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预计9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规模环比或有所回升,但对于多数城市来说,市场信心修复仍需一定时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