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A股“期中考”丨格林美中考成绩单:动力电池回收同比增长368% 未来5年前驱体订单近150万吨

  今年以来,新能源高景气度延续,处于新能源材料与废电池回收利用两大产业链的格林美收获颇丰。

  8月24日晚,格林美(002340.SZ)“期中考”成绩单出炉。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139.24亿元,同比增长7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亿元,同比增长26.77%。

  二级市场上,8月25日,格林美报收8.83元/股,跌1.01%,市值447.3亿,年内股价较最低点涨逾45%。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成新增长极

  格林美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2022年是公司产能释放、经营升级、效益增长的关键一年。

  财报显示,上半年格林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5.22亿元,同比增长88.71%,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5.57%;城市矿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增加40.32%。

  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莫过于三元前驱体全面实现高镍化。上半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到6.60吨,位居世界前二,同比增长57%,实现营收75.18亿元,同比增长147.82%。

  其中,8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4.70吨,占出货总量的71%;9系超高镍(Ni90及以上)产品出货量4.30吨,占出货总量的近65%。

  海外市场成为业绩增长的发动机,三元前驱体出口3.86吨,同比增长超过157%,占总出货数量的58.5%。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57亿元,同比增长368.64%,回收拆解动力电池8452吨(1.08GWh),同比增长146%,动力电池回收立起新增长极。

  今年7月,公司与中联重科(000157.SZ)、山河智能(002097.SZ)等签署梯级利用电池应用订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逐步进入大规模的市场化与商用化阶段,形成“梯级利用+黑粉”驱动模式。

  格林美在上半年在废旧磷酸铁锂废料高值化回收利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快速分选、老化机理及寿命预测技术等系列退役动力电池及退役电池材料的再利用技术取得一定的突破。

  现阶段格林美镍、钴回收率达97%,锂回收则达到90%以上,格林美证券事务代表向记者表示。格林美已在武汉、荆门、无锡、天津与深汕等地建设了5个动力电池回收与处置基地。

  未来5年前驱体订单近150万吨

  格林美在手订单为业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格林美电池材料与电池原料供应SAMSUNG SDI、ECOPRO、CATL供应链、ATL、容百科技(688005.SH)、厦钨新能(688778.SH)、振华新材(688707.SH)、瑞浦能源等国内外公司。

  公告显示,上半年,格林美先后与韩国ECOPRO BM公司、厦钨新能等公司达成合作。今年3月,公司与韩国ECOPRO BM公司签署中长期供应协议,将于2023-2026年向其供应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材料(NCA&NCM)70万吨;今年7月,公司与厦钨新能签署战略供应合作框架,将于2022-2026年向其供应三元前驱体45.5-54万吨。

  “未来5年,公司签署的前驱体市场战略总订单数量达到近150万吨”,格林美表示。

  随着三元锂动力电池朝着高镍和低钴化的快速发展,掌握镍资源对未来三元前驱体竞争至关重要 。

  格林美与多家上游镍资源供应商签订了MSP、MHP(镍湿法冶金中间品)、高冰镍、镍豆的中长期供应采购协议,建立镍资源全球绿色供应链。

  此外,格林美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循环经济,回收镍资源,与亿纬锂能(300014.SZ)、孚能科技(688567.SH)、ECOPRO等建立了镍资源的定向循环合作关系,保障镍原料的战略供应。

  备受投资者关注的印尼青美邦项目也有了新进展。据公告披露,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一期工程(3万吨镍/年)已于2022年6月底顺利竣工,如期进入全面调试阶段,三个系列主体装备将在10月前产出产品。

  据悉,格林美青美邦二期项目将对原有印尼镍资源5万吨/年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在原有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基础上,新增2.3万吨/年的产能,格林美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产能总量将达到7.3万吨/年,以期2026年实现前驱体销量50万吨产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