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李东生、朱共山联手 120亿元投向上游




  “这一天,算是TCL和协鑫正式‘联姻’了。”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两位企业家推动下,TCL和协鑫首次合资合作落地。

  8月25日,TCL与协鑫联手打造的呼和浩特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预计120亿元,其中,10万吨颗粒硅项目投资预计90亿元。

  上海证券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开工项目地处内蒙古中环产业园,与TCL中环仅一街之隔。

  “10万吨颗粒硅达产后,可能大部分产能将直供TCL中环,节省了包装与运输成本。”一位协鑫科技相关人士表示。

  过去两年间,协鑫科技颗粒硅扩产突飞猛进。

  “到今年底,协鑫科技颗粒硅投产产能将达到26万吨。”朱共山表示,目前,协鑫科技FBR颗粒硅总规划产能已经达到60万吨,力求加速支撑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

  在回答上证报记者关于硅料价格提问时,朱共山表示:“硅料,这么高价也是不正常的,对行业没有贡献。”

  TCL与协鑫“联姻”

  8月的呼和浩特,阳光明媚,清风拂面。

  在城东南的中环产业园,各式工程机械装备已经列队进驻这一新工地。现场简介显示,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鑫环”)将具体负责实施10万吨颗粒硅项目,总投资预计为90亿元。

  天眼查显示,内蒙古鑫环成立于2022年7月,由协鑫科技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和TCL科技旗下天津硅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津硅石”)共同出资设立,分别持股60%、40%。

  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鑫华”)则将负责实施1万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总投资预计为30亿元。

  内蒙古鑫华成立于2022年4月,由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鑫华半导体”)和天津硅石分别持股60%、40%。

  其中,鑫华半导体为协鑫系参股企业。

  据介绍,内蒙古鑫华方面,其控股股东鑫华半导体为国内高纯电子级多晶硅龙头企业,产能规模5000吨,产品已全面实现从特制尺寸到12英寸半导体硅片厂的全覆盖,为国内规模最大、国际上少数掌握高纯电子级多晶硅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企业。呼和浩特项目建成后,鑫华半导体的电子级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5000吨。

  在开工仪式上,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CL中环已成为全球光伏的领军者之一,布局了光伏单晶硅、硅片、叠瓦组件等领域。为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发展,TCL中环在上游与协鑫科技合作颗粒硅项目是降低综合能耗、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下游通过半导体多晶硅原料进一步延链强链,是强化供应稳定的必要路径。

  此前,颗粒硅的实用性与商业价值一直备受讨论。

  在8月25日的开工仪式上,在历经了长期应用与实证后,TCL中环对协鑫科技颗粒硅给予了好评。

  TCL中环总经理沈浩平表示,TCL中环在多晶硅原料上,坚定看好能耗低、工艺技术成熟的颗粒硅路线,针对不同类型的颗粒硅,TCL中环创新使用工艺,可实现100%使用颗粒硅生产光伏单晶。

  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笑着表示,TCL中环是最早采用颗粒硅的光伏龙头企业之一,“用了,爱了,离不开了。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合资开工。”

  颗粒硅扩产迅猛

  在硅料产能紧张背景下,协鑫科技近两年的颗粒硅扩产速度极其迅猛。

  目前,协鑫科技已在江苏徐州建成并投产6万吨颗粒硅产能,其四川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已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同时,协鑫科技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在全速推进,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

  而本次开工建设的10万吨颗粒硅项目,是协鑫与TCL合资的首个颗粒硅项目,将是协鑫科技布局的第四大颗粒硅基地。

  协鑫科技介绍称,实际上,协鑫科技在江苏徐州、四川乐山以及内蒙古包头基地规划的FBR颗粒硅产能分别达到10万吨、10万吨、30万吨。“随着呼和浩特10万吨项目开工。由此,协鑫科技FBR颗粒硅总规划产能达到60万吨,且相关项目皆已处于投产或建设中。”

  值得注意的是,协鑫科技新近两大颗粒硅项目均采取了与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合资合作的方式。

  在朱共山看来,协鑫科技凭借其颗粒硅技术及成本优势,“通过科技与股权合作实现了共赢。”

  “TCL作为太阳能多晶硅以及电子级多晶硅应用端的龙头企业,对上游硅料有严格要求,此次与协鑫科技合作,应该也是看中了颗粒硅的高性价比、高纯度质量与低碳足迹优势。”一位光伏行业研究人士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相较于其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硅,协鑫科技硅烷流化床法(FBR)颗粒硅质量更优、成本更低,且便于下游使用,特别是颗粒硅创下全球最低多晶硅料碳足迹纪录,每生产1千克颗粒硅的碳足迹仅为3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同等区域同等条件下,颗粒硅成本至少要低20%以上,占地更少,耗能更少,用工更少。”协鑫科技相关人士介绍称。

  此前,上机数控已与协鑫科技合资投建30万吨颗粒硅项目。

  2021年2月,上机数控与协鑫科技旗下江苏中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意向进行 30万吨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合作,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80亿元,整个项目分为三期具体实施。江苏中能在合资公司持股 65%,上机数控在合资公司持股 35%。

  上机数控当时公告表示,此次战略框架协议涉及的合作项目为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颗粒硅为公司生产单晶硅的原材料。协鑫科技专注于光伏能源上游硅料研发及制造,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同时具有行业领先的颗粒硅制造技术。本次战略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及协鑫科技的协作,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保障了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8月25日,朱共山表示,颗粒硅具有极高性价比,在品质、成本、减碳上优势明显,但目前市场份额仍不够大,且尚未掌握定价权,相信随着产能快速扩张后,颗粒硅的市场份额与定价权将得到提升。“没有竞争的行业就没有进步,没有优胜劣汰就没有市场经济,优秀企业从来不怕竞争。”

  “60万吨产能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市场需求,市场需要多少,我们就生产多少。”朱共山表示。

  争取明年回A

  “协鑫科技回A计划正在推进中,力争明年完成A+H两地上市。”8月25日,朱共山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今年2月,协鑫科技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为前提,董事会启动一项可行性研究,就公司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和计划,包括上市方式、时间及任何发售计划。

  8月15日,协鑫科技再发布公告,对近期有关公司拟配售新股以及停止发行A股计划的传言进行澄清。

  公告称,协鑫科技董事会目前并无商讨配售本公司新股份的计划,同时,截至公告日,公司正持续就建议发行A股可行性进行讨论。

  协鑫科技同时表示,朱氏家族信托将以每股不低于4.2港元的价格增持公司股票。公告显示,主要股东朱氏家族信托已与公司作出接洽,拟通过其附属公司及其他投资机构认购由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建议本金为约8亿美元至10亿美元,且初始换股价为不低于4.2港元。

  若按10亿美元计算,朱氏家族此次最多将增持18.57亿股,完成后在协鑫科技持股比例将达到30%以上。

  “该次实控人高价增持,或是为了回A做准备,保证回A后的股权比例。”接近协鑫科技的人士认为。

  目前,光伏行业普遍热衷于垂直一体化布局。对此,朱共山认为,对有的光伏龙头企业来说,实施垂直一体化布局也是正确的。“不过,目前,协鑫选择聚焦自身最强的环节。协鑫如今在光伏领域有两大核心技术,一是颗粒硅技术,二是钙钛矿技术,它们还有着无穷的空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