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2上)》: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服务成为机构核心竞争力

  新华财经北京8月26日电(记者韩婕)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2上)》(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总指数维持上升通道运行,机构整体财富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服务成为机构核心竞争力。

  从《报告》发布的二季度财富管理能力百强机构来看,前20家有18家为银行,招商银行以26876亿元的总保有规模排名第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排在第二、三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在解读《报告》时表示,在目前的财富管理行业格局中,银行仍处于中流砥柱地位,券商、第三方机构等作为有益补充,多元财富管理格局逐步形成。据了解,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排名主要聚焦公募财富管理产品(非现金类)的保有规模,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以及非货币公募基金,对不同机构的财富管理能力作出评价。

  在当天举办的“2022财富管理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IMI理事长庄毓敏指出,从财富管理机构来看,业绩分化在今年面临更加明显的趋势,这也更考验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水平和市场能力。与此同时,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资管产品在波动下破净成为常态,理财业务加速回归本源。

  在财富管理渠道格局的不断多元化的趋势下,《报告》指出,居民金融资产配置需求日趋多元,对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背景下,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服务成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庄毓敏表示,在市场波动背景下探索财富管理业务新模式,需要更加关注金融科技创新,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多样的产品供给,打造全渠道服务能力,并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服务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关键事实。

  宋科认为,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合理的市场定位也是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头部机构具有规模先发优势、更高的公司治理效率和更强的战略执行力。在市场波动的环境下,头部机构由于具有更加丰富的产品供给、更加专业的人才团队、更加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更庞大的客户资源,可以通过做全品类服务,使得客户与金融产品的撮合、链接更加高效,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快的业务增长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财富管理机构的存量客群画像差异较大,不同客群对于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诉求差异较大。未来财富管理业务将呈现出渠道立体化、产品精细化、服务多样化的趋势,这也将是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的机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