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李子园上半年营收逆势增长 新品拓宽市场空间 立体营销网络优势突显


  8月26日,李子园(605337.SH)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01亿元,同比增加3%,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1亿元,同比大增了61.37%。报告期内,通过全渠道开发及终端网点建设,精细化市场运营,以及进一步丰富产品口味和完善产品矩阵,公司在疫情干扰下营收保持逆势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至今,公司营收连年保持稳定增长,发展向好趋势明显。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新冠疫情对饮企发展影响犹存,但是由于公司新品持续放量及全国化扩张的稳步推进,李子园下半年销售及总体业绩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品牌建设多措并举

  新品拓宽市场空间

  自1994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耕甜牛奶乳饮料系列等含乳饮料和其他饮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随着“李子园”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公司也逐渐奠定了在“甜牛奶乳饮料”市场的领军地位,核心甜牛奶乳饮料系列具备口感独特、口味丰富、品质稳定等特点,已形成突出产品优势。

  酒香难出深巷,品牌建设同样是饮企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央视、高铁媒体、新媒体、区域性广告投放及店招等多种形式,以及软硬广告相结合的投放方式,公司持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在含乳饮料市场的辐射效应。

  产品求常亦求新。在保证经典口味市占率的同时,公司也在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优化产品矩阵,主动拓展其他饮料的业务。近两年,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零脂肪乳酸菌饮品、榴莲牛奶、果蔬酸奶饮品、咖啡牛奶饮品、椰汁牛奶饮品、果蔬乳酸菌乳饮品”等众多新品。2022年,公司还计划推出无菌灌装(杯装)大果粒酸奶乳饮料产品、运动营养食品以及其他品类系列产品。

  多款新产品的推出,不但丰富了产品品类,更是拓宽了消费场景,也更加贴合年轻消费群体对饮料的新诉求。随着Z世代消费力不断释放,多元化产品布局有望进一步拓宽公司增量市场,为发展打开第二增长极。

  而无论是新品推出还是经典产品的不断优化,都离不开研发创新实力,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大增了65.48%。而经过长期投入,如今的李子园已拥有完整的研发体系以及建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还同多所知名学府展开产学研合作,当前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截止2022年6月末,公司共有有效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设计专利59项)注册商标209个、著作权43项。

  在未来,随着研发成果在产品中的不断应用,公司核心产品的原有配方以及新产品、新包装将得到更深层次优化。而多年积淀的研发创新实力,也为公司保持产品竞争力提供了底层支撑,助力于业绩的长期增长。

  多维营销网络畅通渠道端口

  前瞻性产业布局打好增量基础

  如何将产品送上消费者的餐桌?对此,不同的饮企有不同的答案。据了解,李子园已全面构建了以区域销售渠道推广和特通销售渠道推广相结合的全方位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并逐渐完善了自身营销网络和市场服务机制。其中,公司采取深耕重点核心市场并逐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市场的“区域经销模式”。同时,在向包括大型商超卖场、连锁系统以及批发部、中小型商场超市等传统渠道供货的基础上,也注重开拓学校、早餐店、单位食堂、酒店、网吧等具有场景化消费需求的特通渠道,目前已大幅提高了渠道的市场铺市率。

  而随着我国网络购物习惯偏好的日渐加深,公司对线上销售渠道的打造也一直稳步推进。通过天猫超市、京东超市、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淘宝企业店和拼多多等网络平台,公司积极进行直销,准确匹配货品和触达渠道,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产品需求。

  此外,为满足不断扩大的产品需求,公司前瞻性进行了产能布局。半年报显示,公司在浙江金华、浙江龙游、江西上高、云南曲靖、河南鹤壁建成五个自有生产基地和拥有多个委托加工生产基地的全国性布局企业。其中河南鹤壁生产基地于2021年12月份投产运营,浙江龙游二期项目将在2022年下半年投产,江西李子园二期工程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在未来,生产基地的陆续达产不但能够节约运输成本,也为公司更好地贴近市场,提高产品供应的及时和稳定性,为满足市场未来需求做好增量储备。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