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光伏产业面临哪些难题?业内人士喊话:避免无效内卷

  8月26日,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开幕式在成都举办,本届论坛以“锚定双碳目标赋能绿色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产业升级、“双碳”目标、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今年夏天的主题词就是一个字‘热’,而且这种热的程度极其罕见,碳排放被认为是这场罕见热浪的‘罪魁祸首’,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已迫在眉睫。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

  实现“双碳”目标主力军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的不稳定进一步加剧。

  刘汉元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已迫在眉睫。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0.3元/KWh以内,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降到0.25元/KWh以下,低于绝大部分煤电。

  不稳定性是当前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的关键问题。刘汉元表示,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调度方式以化石能源电力为基础构建。过去为“集中发、集中送”建立的电网,对分散的“源网荷储”有一个适应和技术上调整的过程,需对现有电网进行改造,加快网架结构和“西电东输”外送通道建设,提高配电网冗余程度,推进智慧电网、能源互联网建设,多措并举,用十年到二十年时间完成全面升级,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也将为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供坚实保障。其中,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式,储能成本为0.21元/KWh-0.25元/KWh.”刘汉元表示。

  论坛上还发布了《光伏产业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提前实现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全社会直面全球气候挑战,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保持上下游协同发展

  中国光伏产业领跑全球,已形成一大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

  “当然,光伏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表示,“比如供应链产业不匹配的问题、新能源消纳的问题以及严峻的国际形势等,面对这些不确定问题,我呼吁全行业同仁创新创造,用长远的眼光、更广阔的格局,保持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共同抵御供应链的风险,避免供需错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行业一定要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价值创造,避免无效内卷,保证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光伏产业的发展,与会专家在现场提了五个建议:一是要站在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高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引导资金等要素向光伏产业集聚,促进光伏产业发展;二是要加快调整改造电力体系,构建以抽水蓄能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的储能系统,保障新能源稳定发展;三是要形成产业链,要团结地协同共进,共创共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防范大起大落,防范跷跷板效应;四是要加大创新力度,发展智能光伏。在光伏领域的应用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五是要积极培育光伏+新模式企业,比如光伏+交通、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持续拓宽光伏发电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激发光伏发电的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