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上半年近五成上市影企亏损 行业寄望下半年电影市场加速复苏

  8月28日晚间,万达电影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实现营业收入49.38亿元,同比下降2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亿元。

  另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在15家已经披露中报数据的上市影企中,有7家出现亏损。

  对于下半年电影市场的态势,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君健认为,下半年电影行业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供给端的表现,即是否有高质量的电影上线,决定了整个电影市场的成败。

  上半年近五成上市影企亏损

  谈及上半年业绩亏损,万达电影方面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多地疫情升级和影片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中国电影复苏再次被迫暂停,电影行业全产业链面临极大压力。

  万达电影国内影院建设和发展计划的推进或许亦成为公司业绩亏损的原因之一。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万达电影新开业直营影院13家,关停经营效率较差的影院4家,新开业轻资产影院15家。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802家,6829块银幕,其中直营影院708家,6140块银幕,轻资产影院94家,689块银幕。

  万达电影的境况并非孤例。据数据统计,在目前已披露中报的15家上市影企中,有7家出现亏损。除了万达电影,院线上市公司横店影视同样亏损;受上半年电影行业整体景气度影响,部分电影产业链上游的上市影企也出现了亏损。

  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影企业绩逆势上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捷成股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14%;华策影视、博纳影业等上市影企今年上半年同样实现盈利。

  业务构成的不同是上市影企业绩分化的重要原因,公开信息显示,万达电影超六成收入来自于观影收入;捷成股份98.7%的收入来源则为影视版权运营及服务业务;华策影视的电视剧销售业务收入占比超八成;博纳影业的院线收入占比不足1%。

  对此,梁君健认为,从各个上市影企具体业务来看,业务更多元的企业复苏能力更强;业务相对单一的院线企业仍然面临着较大压力。

  行业寄望下半年市场加速复苏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电影市场票房仅171.81亿元,表现惨淡,同比下滑37.68%。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145.23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84.53%;进口影片票房为26.53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15.44%。观影总人次约3.98亿,而去年同期观影总人次则约为6.82亿。

  万达电影在半年报中坦言,公司2022年可能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不过,万达电影认为,6月以来,随着影院复工率的回升,更多优质影片内容陆续定档,伴随头部影片《独行月球》带动暑期档票房快速回暖,下半年供需端有望双重推动电影市场持续复苏。

  光线传媒同样认为,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暑期档票房表现良好。从供给端看,影片量、质齐升,下半年电影市场有望加快恢复。

  截至8月28日19:00时,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89.8亿元,同比增长17.8%,年内票房已达242.37亿元。

  不过,从近期的电影市场表现来看,由于优质影片的缺位,电影市场似乎后继乏力。暑期档自《独行月球》之后,便无更强势的影片登陆市场,被寄于厚望的《新神榜:杨戬》《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等影片目前市场表现较为平淡。

  不过,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认为,通过暑期档的预热,《新神榜:杨戬》有望在九月开学以后,迎来电影票房的小幅回升。“《新神榜:杨戬》的电影市场表现符合预期。”向凯表示,“其宣发能做到4天就上档,勇气可嘉,也反映了市场对更多优质内容、丰富题材电影的呼吁。”截至8月28日晚间,电影《新神榜:杨戬》上映10天,其票房已达2.93亿元。

  此外,电影票价暗搓搓地上涨,被消费者吐槽不断。据灯塔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平均电影票价为39.07元,比去年的36.37元上涨约7%,为2014年以来暑期档最高。

  对此有电影宣发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电影票价上涨的背后其实是发行价在上涨,当前市场相对低迷,各项支出成本不减,涨价也比较无奈。”

  在梁君健看来,当下的票价是院线生存压力和观众观影需求指尖博弈的结果。他认为,当下电影票价确实很高,但在观影群体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即便降低票价,或许也难以吸引大量的观众走进影院。他同时建议,相对于调节票价,影企更应致力于引进更多高质量的电影,调动观众观影热情,提升行业景气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