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目标型养老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

  在国内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中,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的前景比较大

  “在国内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中,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的前景比较大。”8月26日,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出席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线上研讨会暨《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发布会”时表示,银行理财将在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郑福湘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版“401K”正式拉开了序幕,我国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发文明确了个人养老金实施账户制,完全由个人缴费,明确纳入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存款、商业养老保险,意义重大,振奋人心。”

  在养老金配置方面,郑福湘认为,养老三大支柱的投资方式及投资方向存在差异。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对第二支柱中的DC计划以及第三支柱的依赖程度越高,则公募产品投资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因为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DB计划投资时,更多是以机构投资者角色进行投资,其中,第一支柱一般以政府养老基金为投资主体, DB计划则大部分是以企业或行业协会为投资主体,聘请专业的投顾进行投资。例如,全球最大的养老金基金,就是日本的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GPIF,其主要投资就是通过委托给投资机构进行,很少投资公募产品。而第二支柱中的DC计划以及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主要是以个人为投资主体,所以会投资更多的公募产品。

  “预计公募类型的资管产品,如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将迎来发展机遇。”郑福湘通过系统研究认为,“中国的养老金三支柱中,目前主要还是依赖第一支柱,即社保。在第二支柱上,主要是企(职)业年金,属于DC计划。但中国的DC企业年金投资,和国际惯例不一样,实质还是机构投资行为,并非以个人为主体进行投资,因此主要是委外投资,较少投资于公募产品。我国未来增长比较大的预计是第三支柱,即目前国家正在推动的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

  郑福湘表示,美国和日本,DC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公募产品配置比例都比较高。以DC计划的投资为例,公募产品配置比例,美国是58%,日本是48%。但是,形成这种格局的驱动力不同。具体来看,美国格局的形成,更多是市场化作用的结果。长期利率下行导致存款吸引力不足,而美国股市因长期牛市带来的赚钱效应,老百姓的养老金账户更多配置于共同基金。日本呈现这种格局,更多的是政府推动的结果。

  “在中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必然将配置较多的公募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郑福湘表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和日本不同,预计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的市场环境,其二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个人养老金入市。

  郑福湘进一步分析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的未来市场情况。“在美国的DC和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目标日期基金比较多,目标风险基金比较少。2021年,目标日期基金,在DC计划中占比,就达到了11%,而目标风险基金仅1%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是目标日期产品权益资产比例可根据下滑曲线调整,更契合投资者随着年龄增长的实际风险偏好的变化;第二是目标风险产品无法自动调仓,且与指数基金相比,费用又比较高,但是阿尔法收益又不明显,因此没有明显优势。在日本,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都比较少,基金产品更多是通过投资资产类型分类,可以理解成广义的目标风险基金。”

  他认为,我国近期可能还是以稳健型目标风险产品为主,主要还是因为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稳健。对于初始权益比例更高的目标日期产品,仍处于萌芽期和导入期。自2018年基金公司推出第一支养老目标基金以来,至今已发展了4年,截至今年6月,目标风险基金规模795亿份,目标日期145亿份,从规模上来看,还是以稳健型的目标风险产品为主导。未来,在中国,目标日期产品是否能够像美国那样,成为主流产品,有赖投资者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也有赖于政策方面的进一步支持和引导。

  因此,郑福湘总结认为,在国内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中,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前景广大,其中,预计当前还是以稳健型的目标风险型产品为主,在投资者接受程度更高、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目标日期产品也有广阔的前景。

  另外,郑福湘预计,银行理财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一是银行理财产品,可依靠多资产、多策略配置,提升产品风险收益比。第二是在目标日期产品中,银行理财可以发挥母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积累,结合客户画像,更深层次了解客户需求,从而设计下滑曲线,甚至向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目标日期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