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直击业绩会|纳芯微:营收主要来自工控 重大资产出售仍未有进展


  《科创板日报》8月31日讯(记者章银海)“公司的产品布局思路是围绕核心市场核心应用场景进行布局,目前主要围绕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应用场景。”纳芯微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升杨在公司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

  财务数据显示,纳芯微上半年三类芯片业务均同比大幅增长,助推整体营收走强。其中,驱动与采样芯片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356.59%,较2021年末提升13.9个百分点至44.48%;隔离与接口芯片实现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72.64%,营收占比下降7.23个百分点至35.89%。

  营收按应用分布来看,工业控制仍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总营收占比达59.64%,包括电源、工业自动化、光伏、储能等下游应用。汽车电子业务保持平稳,营收占比为18.26%。而传统优势领域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营收占比分布仅占12.74%、9.37%,同比下滑明显。

  按产品品类划分,纳芯微上半年75%营收来自隔离类产品,主要包括隔离驱动、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采样、隔离电源等产品;非隔离类产品营收占比约25%,主要包括信号感知类、通用接口类产品、非隔离驱动等产品。

  公司在日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纪要》中称,近两年快速布局非隔离产品,围绕核心市场、核心应用市场做电源类、照明驱动类、马达驱动类等产品,产品方向目前主要面向汽车应用。

  不过,虽然纳芯微整体业绩提升较大,但毛利率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至50.75%,为近六年来低点。此外,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同比下降1213%。存货金额达3.35亿元,同比增长161%,营收占比提升4.5个百分点至42.26%。

  纳芯微财务负责人朱玲在会上称,主要系支付的押金保证金增加使得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增大。《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库存商品1.16亿元、在产品0.72亿元,分别占存货的34.7%、21.4%。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6月下旬宣布拟出售控股子公司襄阳臻芯部分股权,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截至8月30日,相关各方尚未签署相关协议。

  根据交易方案,公司以4073万元将襄阳臻芯45%股权转让给宁波盛橡,该交易的前提条件是宁波盛橡将其持有的无锡盛邦4.42%股权转让给纳芯微。截至6月末,襄阳臻芯总资产为4231万元,净利润为-177万元。交易标的无锡盛邦评估价值为9.21亿元,较无锡盛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值10.23倍,但该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909万元。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业绩会规定时间内就相关问题向王升杨进行实名提问,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回复。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