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机构看港股:南下资金趋势增配 投资关注三条线索

  广发证券最新研报对港股今年之后的走势作出研判,他们认为港股目前底部夯实,蓄势待发。

  研究报告认为,港股已经实现筑底;港股企业盈利预计将于22年中报探底;流动性上,外资配置有回补空间,南下资金趋势增配;行业配置建议关注趋势反转、确定性、追随景气的三条线索。

  本轮底部支撑较强

  年初至今港股的表现弱于全球大多数权益资产,价值相对占优。历史经验指引港股已经实现筑底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迎来长期战略性配置的机会。

  相较于全球其他重要股指,港股除了弹性更大以外,研究认为,港股还体现以下2点特征:

  (1)港股对地缘冲突反应更加敏感:俄乌冲突自2月底以来持续发酵,全球避险情绪逐渐升温。2月底至3月中LIBOR-OIS利差走阔35BP,3.16飙升至42.7BP的高位水平,美元流动性不断收紧压制港股;

  (2)港股板块结构特征明显,对于地产与平台经济政策更加敏感:开年以来,平台经济政策底不断夯实及房地产行业政策回暖带动相关板块回升明显。

  7月以来,疫情反复、地产疲软等对于国内经济复苏的扰动仍在,港股出现阶段性回调。短期港股整体将呈现底部震荡的态势,未来突破运行区间关键在于国内经济复苏和盈利修复的前景。

  研究认为,2022年3月15日港股已实现“筑底”,近两月来恒生指数未再创新低显示本轮底部支撑较强。

  无须过度担心海外因素制约港股再次探底

  当下市场担忧海外因素还会制约港股表现,但广发认为无需过度担心,美联储加息、美债利率、美元流动性等海外风险对于即将迎来基本面反转的港股而言,不会是趋势上行的主要掣肘。

  本轮中美经济周期错位的背景下,短期港股或维持震荡行情,中期港股上行趋势更为确定,但暂时需要等待基本面复苏更确定的信号,后续上行空间将取决于盈利实质性的上修幅度。大会之前维持“成长占优,适度外溢扩散”,大会之后风格切换的概率显著增大。

  研报称,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港股可由分子端驱动上涨

  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港股不必然下跌,绝对收益可由分子端驱动。美联储04-06年的加息周期中,港股盈利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盈利驱动港股震荡上行;美联储15-18年的加息周期中,港股盈利于16年中报探底、17年年报见顶,刚好对应恒指上行趋势。如果说16年港股反弹受益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行,那么17年加息节奏加快之后,港股并未受到负面冲击,反映的仍然是分子端上行的趋势可以在海外紧缩周期中贡献绝对收益。目前港股盈利底部已经出现,经济数据改善叠加利好政策,指数表现会受益于分子端驱动,对于美联储收紧的反应或钝化。

  此外,17年整体与2022下半年“经济弱复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1)均处于一轮企业盈利改善周期;(2)投资中基建偏中性,地产偏弱,但17年相对2022年下半年出口强劲。参考17年盈利驱动的行情,进一步验证港股表现会受益于分子端驱动。

  对于美联储政策和美债利率,广发认为22年12月或23年2月可能为本轮紧缩政策中最后1次加息,随着紧缩的放缓+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增大,美债利率更明显的下行趋势将于年底前出现,此前美联储坚决紧仍支撑美债利率高位运行,但10年期美债名义利率突破近期3.5%高点后继续上行的概率较小。因此,未来港股盈利增速上行是可以支撑指数获取绝对收益的,不会明显受到美债利率上行的压制。

  港股盈利将于22年中报探底南下资金趋势增配

  研报指出,5月以来政策暖风下“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是驱动港股走出“独立行情”的关键。港股盈利结构中中资股占比接近80%,这决定了港股利润增长与内地经济的相关性较高。下半年中国经济形态“正U型”,衰退→复苏,对应下半年港股盈利也将逐渐反弹。

  综合测算下,广发预计港股盈利底将在22年中出现。由于港股利润增长与内地经济的相关性较高,结合对中国经济的综合判断,自上而下对港股盈利增速进行计算:根据Wind对中国宏观指标一致预期的数据,22H1、22H2中国实际GDP累计增速分别为2.5%、4.2%;22H1、22H2中国出口累计增速分别为14.0%、4.4%,对应恒生指数22H1、22H2累计盈利增速分别为-5.3%、0.1%,半年度盈利增速分别为 -5.3%、5.6%;对应全部港股22H1、22H2累计盈利增速分别为-6.4%、1.6%,半年度盈利增速分别为-6.4%、11.6%。

  此外研究同样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对港股盈利增速进行计算:根据彭博对恒指成分股个股一致盈利预期的数据,采用整体法计算得到恒指22H2累计盈利增速为-2.7%。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测算的港股盈利增速均与市场一致预期的结果较为接近,均显示港股盈利底将于22年中出现。

  对于流动性,研究认为,南下资金在港股下行时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可谓是“主动买跌”。22H1港股大幅度下调共有三次,南下资金均不出反进,配置型特征凸显。今年2月18日-3月15日、4月6日至4月25日、5月3日至5月12日恒生指数受外部多重因素的压制下行,南下资金也迅速从净流出转为净流入。7月以来国内疫情反复+地产疲软使得经济复苏难度加大,港股底部震荡调整,南下资金流入趋势有所放缓,待后续经济出现更明确的积极催化因素,南下资金增配趋势将更加显著。

  展望22年下半年至23年,研报给出行业配置三条线索——“兼顾反转与确定性”、“追随景气”:

  1. 确定性:国内基本面偏弱+外围扰动仍在,确定性提供保护(高股息策略)

  2. 趋势反转:看好未来中国经济更明朗的复苏趋势。稳增长再发力,压制性政策转向边际放松(地产);经济疫后渐次修复,庞大内需带来消费优势(食品饮料/国潮);行业压制性政策转向宽松(平台经济/创新药)。

  3. 追随景气:供应链景气兼具内需确定性(新能源汽车)。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