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晓鸣股份上半年逆势实现净利2122万元 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截至8月31日,我国家禽行业上市公司已全部发布2022年半年报,受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及疫情反复等影响,上半年,家禽行业上市公司亏损面较大。根据晓鸣股份8月30日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7.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2.36万元,实现逆势盈利。

  晓鸣股份是集祖代和父母代蛋种鸡养殖、蛋鸡养殖工程技术研发、种蛋孵化、雏鸡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引、繁、推”一体化科技型蛋鸡制种企业。从事的业务在国内处于该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属于全国市场覆盖型企业,公司目前是中国规模化海兰祖代、父母代种鸡养殖基地之一,是中国生物安全水平最高、代次最全、竞争力最强的蛋鸡制种企业之一。

  谈到上半年公司实现小幅盈利的原因时,晓鸣股份董事会秘书杜建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在产商品代蛋鸡存栏、商品代雏鸡价格同比均有下降,加之雏鸡生产成本上升,父母代种鸡场总体经营业绩欠佳。同期,鲜蛋价格和鲜蛋生产成本同比均有上涨,商品代蛋鸡场总体处于小幅盈利状态。

  杜建峰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复影响,居民消费大幅下滑,第三产业低迷,鸡蛋的工业需求不足,鸡蛋现货(鲜蛋)市场总体处于盈利偏弱的状态,商品代蛋鸡场补栏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同期的商雏补栏数量偏低,公司产品曾出现运输不出去客户退单的现象;同时,由于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鲜蛋生产成本持续高位运行,蛋鸡从业者对后期鲜蛋市场相对较为悲观,补栏积极性偏弱;另外,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可度,并逐步实现定价能力的提升,同时为南方种业中心项目的投产和产品推广奠定基础,上半年,公司在开拓南方粉壳蛋鸡市场更多地采取了价格跟随策略。

  根据晓鸣股份发布的公开资料,公司2018年-2020年公司商品代雏鸡销售数量分别达到1.07亿羽、1.20亿羽、1.43亿羽;2018年-2020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元、5.39亿元、5.4亿元。增长速度较快。

  随着晓鸣股份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的雏鸡销售数量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根据晓鸣股份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2021年公司销售商品代雏鸡17331.2万羽,较上年同期上升20.10%,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4.95%,较上年同期提高19.41%,营业收入达到7.14亿元,同比增长32.29%。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代雏鸡9556.24万羽,较上年同期上升16.53%,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7.81%。持续扩大产能并提升市场占有率是公司近年的主要经营策略,公司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为公司持续扩产的经营策略提供了保障。

  在新增产能方面,晓鸣股份正积极筹建和如期推进红寺堡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南方种业中心项目,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和公司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的全面推行,未来几年公司主营业务和全国市场占有率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杜建峰表示,红寺堡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存栏父母代蛋种鸡100万套,公司将持续强化及完善自有蛋种鸡养殖体系、孵化体系、疾病防治体系,并凭借“全网面高床平养”“全进全出”“单日龄农场”养殖生产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和产品品质,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上半年,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等多方面原因,养殖企业业绩整体上不尽人意。同时,生猪养殖行业中大多数企业也处于业绩亏损状态。不过,晓鸣股份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逆势实现盈利与公司一体化布局有关。

  对于上半年多家家禽上市企业业绩下滑的情况,华西证券农业首席分析师周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居民消费和家禽生产;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今年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家禽饲料同步上涨,压缩利润空间;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较低,肉鸡及鸡蛋作为猪肉的替代品,需求较为疲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蛋鸡行业下半年有望逐步回暖。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29日,今年鸡蛋平均批发价在8.40元/公斤-11.50元/公斤震荡调整,目前价格正处于上升阶段,且达到了今年的价格高点。

  “从未来的需求看,一方面,大中院校陆续开学,中秋节国庆节将至,我们预计鸡蛋需求将有明显抬升;另一方面,猪肉价格自今年4月份开始上涨,目前22省市猪肉平均价已接近30元/公斤,鸡蛋作为猪肉的替代品,替代效应下鸡蛋需求增加。”周莎表示,前期受饲料成本高企影响,商品代蛋鸡补栏积极性不高,影响鸡蛋供给;需求方面,9月份和第四季度多因素利好鸡蛋需求,鸡蛋价格有望冲高,蛋鸡行业迎来需求提振。

  杜建峰表示,未来在行业平稳发展的情况下,公司仍以持续扩大产能并提升市场占有率为主要经营策略,同时继续加大在蛋种鸡养殖体系、孵化体系、疾病防治体系、人才管理与培养体系及品牌建设体系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