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赵子忠:共建智能汽车市场融合畅达的良性生态圈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2汽车资本论坛。作为今年服贸会的首场主题论坛,同时也是证券日报社举办的第四届汽车资本论坛,本届论坛将围绕《双碳未来,智能汽车加速》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我受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同志委托,代表经济日报社,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受持续高温等因素影响,今年7月以来,全球很多地区都创下破纪录的高温,如此反常的天气使得人迹罕至的北极也经历了严重“烤验”,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度。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对全球环境、粮食生产、淡水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带来的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碳中和目标对当前经济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136个国家、115个地区共同提出“碳中和”目标,并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予以推动。根据规划,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国是汽车生产销售大国,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627.5万辆,再次同比增长,由于总量持续增加,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快速增长。2021年,道路交通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接近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8%。汽车产业如何才能有效降低碳排放,为我国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呢?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革命将对“双碳”目标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50万辆,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乘用电动汽车出口数量增加了2.6倍,接近50万辆,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并且出口总量的一半卖到了欧洲国家,这是过去燃油车出口不可想象的事情。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有利于本国节能减排,还可与全球共享造福全人类。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又快又好又能出口到海外,既是我国产业政策制定者高瞻远瞩、提前布局的结果,更离不开各位汽车人多年来锐意进取和勇于创新创造。

  因为布局早,中国汽车企业较快地实现了动力电池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依靠规模优势实现了电动汽车价格大众化;更借助于国内智能芯片企业产品研发快、与用户紧密联系等优势,在高等级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成功实现了“换道超车”。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全球汽车业正经历一场百年未遇的科技革命。中国新能源汽车抢占先机实现了“换道超车”,未来还能否继续引领全球?这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难题,特别是现代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并不局限于产品本身,还与宏观政策、信息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融合才能有再进一步。这需要从更多领域统筹谋划、统筹协调,才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抢占市场赢得先机。

  为此,我们既要发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要努力消除车企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的壁垒和隔阂,打通生产要素之间的障碍和堵点,共建智能汽车市场融合畅达的良性生态圈。这正是我们多年来坚持举办汽车资本论坛的初心所在。

  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希望大家能够在本届论坛上畅所欲言互通有无,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智能汽车的加速,建言献策、身体力行。共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各位。谢谢!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