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四川银保监局:靶向施策 助力制造业发展稳工业

  四川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育林在1日举行的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四川上半年GDP总量位列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正稳步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为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四川打出稳增长30条、投资7条、工业14条、稳就业15条等政策“组合拳”,有效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陈育林表示,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一是突出重点,助力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全力落实中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要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强定期监测、强化窗口指导,引导机构主动对接四川省700个重点项目、川渝共建160个重大项目融资需求。上半年对四川省重点项目建设新发放贷款超63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投放量的80%。指导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进抓项目促投资取得实效,截至8月末,辖内国开行、农发行累计接受四批基金项目申报共286个,已实现授信244个、456.37亿元,其中126个项目已实现投放302.49亿元。积极推动保险资金投资四川重大项目,6月末“险资入川”规模达到5046.45亿元,同比增长22.31%。

  二是靶向施策,助力制造业发展稳工业。主动融入四川实施制造业强省战略,加强横向联动与经验交流、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研讨、形成专项工作机制,鼓励机构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全省制造业贷款连续五年正增长,余额和占比呈“双升”态势,截至6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1.6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08个百分点。联合印发科技金融工作要点,引导保险业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为辖内163家技术装备企业累计提供110.65亿元的风险保障,全省科技保险承保件数全国排名第三,首台(套)保险承保件数和保费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

  三是精准滴灌,助力重点行业纾困稳市场。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先后联合出台67条专项支持措施,联合人行成都分行等部门出台金融助企纾困19条措施,助推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恢复发展。截至6月末,全省第三产业贷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4%,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1.7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21.7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3.82%、20.89%,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加权平均利率5.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8个基点。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