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商务部研究院张建平:深耕改革“试验田”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

  “自贸试验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国际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压力测试的‘试验田’,是江苏全面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关键”,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三周年之际,中国经济信息社走访相关专家,共同探讨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新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通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三年来,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1.65万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7.2亿美元,位居全国同批自贸试验区前列,具备率先探索制度型开放的基础优势。

  张建平强调,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要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国际规则。

  其中,货物贸易领域规则,我国基础较好,对接难度不大,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规则需要重点对标突破。尤其是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数字经济国际贸易规则,以及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涉及国内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领域,北京、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需要以自贸试验区为“试验田”进行探索和实践,为国家提供支撑。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土壤。张建平说,“自贸验区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政企关系;要压实金融监管,更好地服务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适应自贸试验区建设对金融开放、金融监管提出的新的要求,适度超前先行先试”。

  张建平指出,打造全球开放新高地,江苏自贸试验区要探索对标迪拜、新加坡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园区和自由贸易港;在区内集聚一批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总部、研发机构以及全球运营总部等,形成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将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放宽准入和扩大准营相结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

  下一阶段,江苏自贸试验区要充分发挥开放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开展压力测试和先行先试,在制度型开放方面率先破冰突围,促进市场相通、规则相联、产业相融、创新相促,实现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先行示范。

(文章来源:新华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