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三不”正名!周小川为数字人民币支付、跨境“出点子”

全文共2583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随着场景的逐步铺开和试点的不断深入,如今,数字人民币也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究竟数字人民币如何实现可控匿名?是否会取代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又将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率先落地哪些场景?5月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在演讲中对“数字人民币”进行深入探讨,对目前的一些观点进行了纠偏,并对后续发展的一些问题提出中肯建议。

“三不”为数字人民币正名

目前,有观点认为,数字人民币要替代美元的主导地位。周小川对此表示,DC/EP(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主要立足于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提高效能,降低成本,且着重服务零售支付系统,其设计目的和努力方向没有想要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上支付货币的地位。

另外有说法将数字货币的研发和试点与人民币国际化挂钩。周小川指出,人民币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数字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人民币地位、提高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但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取决于体制、政策上的选择,取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而不是取决于技术上的因素。

针对数字人民币和支付机构的关系,一直是业内的关切。对此,周小川在会上也进行了回应,直言“央行推动的DC/EP和e-CNY(数字人民币)是想取代现在第三方支付的角色”这一说法,是一种妄议。周小川表示,央行推动数字人民币不是想取代第三方支付的角色,彼此并非互相取代的关系。

“数字人民币是双层系统,整个研发队伍由央行组织,还有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多家电信运营商以及几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参与研发,都是在他们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瞄向升级换代的新台阶。”周小川打比方解释道,“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有时候也会有不同意见,有时候也可能在有些问题上会有争议,但毕竟是一条船上。并不是有些人说的好像是一种内斗,谁会取代谁的说法。”

此外,周小川会上还谈及了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问题。他指出,支付系统必然要在保护隐私和反洗钱、反恐、反毒品和反跨境赌博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保证隐私,同时还要对某些活动实行必要的监控,要在中间寻求某一个平衡点,可以选择稍微偏左一点或者稍微偏右一点,这并不是一个数学上能够精确定位的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