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抢人!付费与场景变革之后,乐刻打响教练资产争夺战

  2022年,健身市场继续火热,团课的风潮还没过去,私教的需求已经萌生。

  作为健身产业的颠覆者,健身产业互联网平台乐刻运动决定率先将竞争的重点转移到对优质教练资产的角逐中去。

  9月初,在南京举办的2022健身教练新十年峰会上,乐刻运动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夏东表示,过去五年,国内健身人群及渗透力的增长“肉眼可见”,而健身教练的职业化发展,将是推高健身行业发展天花板的决定因素之一。

  如果说健身赛道的上半场是付费模式、健身场景之争,那么下半场,或许就是教练职业化的抢跑了。

  毕竟对于乐刻这一类的互联网平台来说,不同类型的专业化教练对其到店业态的丰富有着重要意义。

  乐刻运动创立时,其线下到店场景的建设起初多由乐刻健身房承担。区别于年卡制的传统健身房,乐刻健身房“出道”即以月卡制获得关注,其定位于满足大多数运动人群的基础需求。在不断拓城开店的过程中,对顾客的各种需求,乐刻逐渐有了新的发现。

  比如操课。这一需求被乐刻孵化的新项目操课健身房LOVEFITT满足;不少消费者对器械类体能挑战有所需求,这一项目也被乐刻的另一孵化品牌,FitTribe(飞踹运动)承担;而最近,乐刻挖掘了另一个新需求:私教。

  在健身行业对专业性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新型健身品牌对教练的定义区别与传统健身房中“销售卖课”的角色,开始以行业发展需求对教练的专业度等职业性发展提出要求,并逐步加大对教练资源的投入。

  当然,新型健身房对教练的重视不只乐刻一家。主打团课的健身品牌超级猩猩,其创始人“跳跳”多次提及,超级猩猩的服务用户多寡取决于优质教练的数量,并将健身教练视为超级猩猩的核心角色。

  居家健身品牌FITURE、健身平台keep也在利用自身的专业教练资源提升自身的专业度与课程丰富度。

  健身市场的下半场,或许又回到“得教练者得天下”。

  重新定义:教练就是资产

  在健身场景的构建中,无论是居家健身还是线下团课和私教,教练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传统健身房中,教练的形象常以“卖课+带练”的职能存在,但在新型健身品牌的认知中,教练则成为了整个商业模式中不可或缺的资产。

  近两年,因为疫情因素,线下健身房的教练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GymSquare《2020中国健身行业报告》,2020年更换健身房或离开健身行业的教练从业者占比达到了33.7%;2021年,40.4%的教练在疫情后更换了工作单位。

  2020年,乐刻开始提出“健身教练新十年”计划,为门店教练设计了除成为教练之外,未来转型培训、健身网红、课程研发、运营管理等6大途径,以延长教练的职业生命周期,提升平台教练的留存率。

  此次,乐刻再次加码教练的培训与养成。据乐刻运动商家事业部总经理梁皓介绍,“乐刻教练成长基金”将围绕教练培训、教练文化、教练关怀等维度,聚焦教练的发展与诉求。

  “过去7年多时间,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不断构建一个完整且良性的教练生态,比如我们搭建好了平台培训体系、布设了从1星教练到5星教练、从教练到培训师的晋升路径,我们还专门做了一个行业级的团课教练赛事,叫做《闪耀吧!教练》,为团课教练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促进行业内的分享交流等等。”梁皓说。

  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乐刻累计开展培训2000余场,覆盖教练达30000人次。自2015年创立以来,乐刻累计培养300余位培训师,有近40位教练转型为课程研发,300余位教练走上运营管理岗位,近百位教练签约成为乐刻门店合伙人,拥有了自己的门店,且落地成功率达98%。

  据了解,迄今为止,乐刻已基本完成了包括用户评价系统、约课系统、平台导购、派单系统、调度系统等在内的重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乐刻技术团队已达200人。

  乐刻方面表示,未来10年将持续探索更多数字化服务场景,赋能平台教练职业发展。

  私教的标准:在共性与个性之间平衡

  “我看到的一则统计数据:目前市面上大概有5万多家俱乐部,2万多家工作室。(私教)就是这样一个在过去十几年中,已经被市场和时间检验过的业态。市场上的存在形态对我们肯定是一个重大的启发。”夏东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表示。

  近两年团课大受欢迎,团课教练供不应求。乐刻早已关注到行业这一日益增长的私教需求。

  夏东告诉记者,乐刻也是通过自己的运营数据监测发现,私教的月运动频次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运动频次对用户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让我们推出了包月的私教课这一模式。”

  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团课教练与私教相比,在同样专业的基础上,后者更强调与单一用户的沟通技能等,而前者则需要面对用户群体进行沟通,并进行情绪调动、控场等。对比来看,前者所需具备的技能更多,培训成本也更高。

  私教培养的难点之一在于标准化。过于标准化,消费者或许会觉得无趣;但缺乏标准,私教课的效果则难以评估。

  夏东认为,教练体系的标准化建设需要一个平衡点。目前,乐刻在约课流程、教练教学及管理等环节把控中对标准化的执行较为彻底。当私教面对运动消费者时,后者在课程选择上可以有校大的选择空间。

  此外,梁皓告诉记者,私教课程作为个性化服务的一种,无论是消费者的运动水平、健康状况还是个人希望通过课程达到的健身效果,可能都不相同。

  “我们会系统针对消费者情况给出建议,私教同时可以自己支配训练计划,选择为顾客进行个性化定制。”梁皓说。

  记者了解到,乐课孵化的私教馆FEELINGME目前已有接近百家。

  目前,乐刻普通馆乐刻健身房、解决操课需求的LOVEFITT,满足体能训练的FitTribe以及此次私教馆FEELINGME的露脸,其覆盖的线下到店场景已经相当广泛。

  在这样多场景的建设中,乐刻对不同类型的专业教练需求自然很大。事实上,乐刻早在几年之前已经开始抢发教练建设。位于上海的训练中心,目的之一就是建立自身的教练培训体系。

  其他健身玩家也已经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教练资源。

  从2018年开始,超级猩猩开始为教练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除培训师等专业选择外,课程研发、业务管理也成为培训师的职业选择方向,超级猩猩的教练训练基地“超猩学院”已经开跑。

  此外,发力家庭健身场景的FITURE健身镜也扩大了自有专业教练的占比。

  今年FITURE进军海外市场时,专门针对美国用户需求,对教练从身形到口播形式都进行了本地化选择。

  而今年3月,运动科技公司Keep重返线下,并计划今年底在线下开设优选健身馆100家。也是因此,Keep已开出高薪聘请500名团操课教练以促进“线上+线下”双元的十大教练职业发展路径的推进,让Keep优选健身馆计划能够拥有更加完善且稳健的人才体系。

  随着新型健身房的商业模式逐步跑通,下半年健身市场料将进入健身教练的“人才大战”之中。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