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金鹰基金杨晓斌:经济弱复苏或回归主线 市场或将逐步向好

  最近股票市场风格开始从之前的成长+小票单边行情,切换到消费周期风格,整体看市场风格趋于均衡化。从大逻辑上看,随着经济基本面二季度底部的确立,下半年经济或将进入“弱复苏”阶段,之前跌幅较明显的顺周期品种或存在估值修复机会,既包括像白酒、医美、免税等可选消费,也包括家居家电这种地产后周期品种。当然,如果投资者更在意短期确定性,可能也会去追捧估值已经明显偏高的煤炭之类的周期板块。大的逻辑都源自于市场对经济过度悲观预期的修正。同时,我们会发现近期在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成长板块则短暂开始成为“提款机”,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调整非常剧烈。所以最近这一个月以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这样预期的来回反复?

  二季度以来,在俄乌冲突、疫情和地产周期下行等多方压力下,市场对政府稳增长预期尤为强烈,这个判断的大前提更多基于过去多年以来政策的底线思维。7月末,政治局会议整体释放出了对稳增长较为保守的预期,对地产的态度也较为严厉,这导致市场开始怀疑经济是否能够全年实现3.5%-4%的增速,这一底线思维的打破也使得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二季度底部确立”的判断被质疑,如果经济后面可能更差了,则意味着顺周期品种的杀估值可能只是刚开始。于是8月中上旬在断贷风潮冲击之下,表现得最弱的就是以消费为代表的一系列顺周期品种。而大量的资金从消费价值领域流入了成长领域,导致主题快速扩散,带来市场围绕着新能源、VR、汽车智能化、储能等几个主线小票爆炒,在主流品种估值高涨不动的情况下,开始炒扩散、炒长期梦想,指数不动,但小票满天飞。

  我们认为,近期宏观面上最大的变化是,经济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政府的关注,8月下旬以来关于国务院部署一揽子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对经济断崖式下行的预期。其中,包括3000亿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5000多亿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MLF和LPR降息、信贷因城施策、保交楼基金等一系列政策落地,都让市场开始看到实打实的政策支持,而非只是停留在“喊口号”层面。虽然有市场空头依然质疑政策力度依然不足,但我认为往后看两个月,市场面临的无论是经济政策,亦或是国内外政治不确定性都不太可能加剧了,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经济弱复苏或将逐步回到市场主线当中。

  在多方负面因素冲击下,今年宏观经济的下行比我们原先预期的要剧烈的多,但随着经济见底回升的拐点愈发接近,市场预期Q3经济可能更难的夏秋之际,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更担忧的呢。

  5月份市场走出底部以来,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反复导致指数的反复,但我们始终认为下半年宏观面上的企稳向好是较为确定的变量,市场逐步向好可能只是时间点上早或晚的问题,虽然最近两个月股市并未再次创新低,但市场很多时候容易在短期出现过度情绪化的演绎,导致明确的趋势下出现剧烈的波动,出现市场风格的极度偏离。这就十分考验我们的心态,考验我们是否在今年这样剧烈波动的市场当中,坚守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不容易输。

  风险提示: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相关指数、行业等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基金的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