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瑞银重磅发声:中国经济三季度或有明显好转!

  在日前举行的媒体交流活动上,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有明显好转。随着政策作用的显现,房地产市场将在未来几个月或将逐渐企稳;中国无需特别担心通胀问题;由于美元处于强势周期,人民币相对美元有一定贬值,但从一揽子货币来看,人民币汇率相较去年平均值有所升值。

  瑞银集团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业务最多的外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同时,它也是我国首批QFII机构,其旗下的瑞银证券成立于2007年,开启了外资机构直接参股中国全牌照证券公司的先河。在过去15年,瑞银证券已累计协助发行人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融资超过7300亿元人民币。

  汪涛表示,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明显好转,各项支持经济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并开始发挥作用,尤其是基建方面,并且出口比较强。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季度反弹的势头没有之前预测的那么强劲。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方面似乎还没有真正的企稳。另外,有一部分的反弹可能会延迟到四季度才能反映出来。

  谈及房地产市场,汪涛表示,未来政策有可能进一步加码。很多城市已经解除或者说缓解了限购,按揭利率也有所下调,银行按揭贷款批准方面可能也会比较容易一些。另外最近政策性银行,所谓保交房,纾困基金也开始启动,各类政策的作用还会陆续发挥出来。另外,汪涛判断按揭利率下调还有更大的空间。

  汪涛建议,政府可以安排更多的过桥贷款、过桥融资,帮助房地产开发商解决目前资金链的问题。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整合,个别房地产企业违约的现象可能还会发生。但整体来看,瑞银证券判断,在未来的几个月整个房地产可能会企稳,包括销售和新开工方面。

  提到通胀,汪涛表示,瑞银证券判断下半年食品价格会继续上涨,整体的CPI在未来几个月有可能达到3%。但总体来说,实际上核心通胀的水平仍然非常的低。由于整个实体经济面临着比较大的下行压力,CPI上涨的空间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我们并不觉得中国特别担心通胀的问题。

  对于汇率,汪涛强调,从兑一揽子货币的汇率来说,人民币目前的水平跟今年年初是差不多的,与去年的均值相比较有明显的升值。人民币虽然对美元贬值,但是对于其它的货币,比如欧元、日元都是升值的。人民币在这种可控的范围内适当的贬值,对于整个出口也有好处。中国的经常项目的顺差、贸易顺差仍然非常的可观,而且中国在资本外流方面也有相当的把控能力。虽然中美国债收益率倒挂,但瑞银证券认为不必太过于担心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风险。

  汪涛表示,在目前的阶段下,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对外开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同时也要加强本土产业链的韧性。另外,中国应该在科技创新、低碳化发展、数字化发展加大投入。

  以下是问答环节:

疫情和房地产是中国经济近两年

最值得关注的两个因素

  问题一:您刚刚提到一些未来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比如说疫情、房地产、美元升值、地缘政治,哪个因素我们需要特别关注?

  汪涛:我认为在未来一年到两年的时间点来看,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方面是疫情和房地产。

  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减弱,尤其是对生产和运输,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另一方面,新冠疫苗、特效药也可能有所突破。但需要保持谨慎的是,疫情会不会在冬天卷土重来,是我们在现阶段无法确认的。另外,房地产对中国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而房地产现在承受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好消息是刺激房地产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

为保持房地产的稳定

未来政策的力度可能要更大

  问题二: 政府推出了很多支持性政策后,这将如何影响大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预期?

  汪涛:预期因素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预期可以分成购房人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势预期,开发商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未来的情况预期以及购房人对于交房的预期,包括会不会出现烂尾等等一系列预期。

  首先,居民的收入、就业会影响其购房的能力和意愿。第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叠加城市化的放慢,也预示着购房需求可能不会再像过去十年、二十年那么强劲。第三,房地产销售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开发商自有的现金流也受到影响,稍许政策的放松可能还弥补不了这方面。

随着美元加息周期见顶

美元强势已处于强弩之末

  问题三:目前美元仍处在强势周期,近两周人民币的贬值速度也比较快,您认为政策是否会有相应的措施来调节最近的贬值速度?能否请您分析一下今年后几个月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汪涛:我们一直在观察一揽子汇率,从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汇率来看,人民币没有怎么贬值,贬值主要是由于美元的强劲而被动带来的。

  如果美元出现大幅的跳升,对日元、欧元,对我们其他贸易伙伴的汇率出现大幅跳升的话,央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人民币对美元调整的速度和步伐,比如说重新引进逆周期因子等。目前来看基本上没有动用这样的工具。我国维持汇率稳定的工具还是有的,但现在还并没有很大的需要。

  我认为未来人民币的走势与需未来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和欧央行和其他的主要央行的应对都会有关。如果欧央行也同时激进加息,美元对欧元可能不见得会进一步升值,这样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可能会缓解。我们认为美元的强势可能也是接近于强弩之末。美联储目前非常的鹰派,但是美联储想要避免过度紧缩造成的经济衰退就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转变方向,市场预期可能也会发生转变,美元可能随之稳定甚至走弱。所以我们觉得人民币会突破7,但可能在年底之前还是会回到7以内。

人民币国际化道阻且长

现阶段应打好经济金融基础

  问题四:2020年以来,人民币在中国的跨境收付款结算中,占比不断上升,请问您如何评价人民币近两年在国际使用方面的进展以及有哪些对未来的展望?

  汪涛:人民币在国际使用方面,最近一两年确实有增加,但是我觉得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还是面临着比较多的挑战。在目前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美元非常强势,美元的垄断地位至少在未来的几年之内只会更加的稳固。

  在目前变化多端的局势之下,我觉得人民币要继续做好基础设施的作用。同时我国应着重于把经济和金融体系打造的更加稳固,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化才能水到渠成。所以现在我们应该聚焦于打好基础的,不可急于求成。

中国消费信心有望逐步反弹

创新较容易取得货币化效果

  问题五:您怎么看中国当下的消费者信心以及未来有哪些经济增长的空间?

  汪涛:目前由于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就业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消费者信心相对是比较低迷的。未来随着疫情的好转、限制措施逐渐的放开,收入和就业也会有一定恢复性的增长,消费者信心也会逐步反弹。

  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空间,我认为从行业来说会有很多方面。未来中国科技方面的投入会继续扩大,同时中国有一个广大的市场。这个过程当中,任何的创新都比较容易取得货币化的效果。我认为,未来比如自动化、产业升级等方面肯定有空间。另外,绿色低碳化发展也是我们长期的目标,此类行业也会有长期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