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基金早班车|扎心!10家基金公司争抢“双创50”,又没中小公司啥事

来源:金融界网

一、交易提示

1、10家基金公司争抢“双创50指数”

去年科创50指数发布,引发基金公司激烈争夺。目前,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以下简称“双创50”)刚刚发布,便引来10家基金公司争先布局相关ETF。模拟指数发现,双创50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一种选择。据证监会新基金申报信息显示,5月19日,易方达、银华、富国、华宝、国泰、南方、华夏、天弘、招商、嘉实等10家基金公司上报了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简称“双创50”)的ETF产品。申报资料显示,10只ETF沪深交易所各5只。10家基金公司同时布局一只指数,足以显示行业对这一指数的重视程度。据悉,有较多基金公司希望布局双创50ETF,但一些公司未能进入首批。有基金公司人士感慨,ETF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10家基金公司同时布局,产品最终能够做大的应该只是少数。去年首批4只科创50ETF,目前的产品规模差距非常大。

2、ETF赛场白热化竞争中:强者恒强,中小公司处于相对弱势

震荡行情下,基金公司发行ETF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成立ETF的数量已达到91只,发行总份额超过600亿份。而2020年全年,新成立的ETF数量为100只,今年以来新成立ETF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九成。研究显示,ETF的流动性对产品收益和跟踪误差有重要影响。而ETF要在流动性上占优,就需要基金公司投入大量资源。业内人士分析,ETF产品越来越多,竞争激烈,更加考验基金公司的实力。如果跟踪指数的能力、流动性等不及同类产品,投资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在选择产品时,投资者光选择好的方向和赛道还不够,还要关注产品规模、产品流动性和基金公司平台。

比如,做市商就是为流动性做贡献,尤其是在产品经营的早期。而这方面有些基金公司有明显优势,凭借和券商的资源置换,可以把流动性提上去,规模也慢慢做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与券商的合作非常重要。就这一点而言,大型基金公司在渠道方面能力强,外部机构更愿意跟头部基金公司合作,中小基金公司处于相对弱势。

3、11只科创主题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已经翻倍

曾被疯抢的科创主题基金,在历经两年后交出亮眼成绩单。数据显示,包括华夏科技创新A、富国科创主题3年在内的11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已经翻倍。另外,今年二季度以来实现可观收益的QDII基金,基本是以越南等地区为主要投资市场的产品,以及一些投向石油、黄金等商品市场产品。天弘越南市场A二季度收益率逾13%,在57只单一国家及地区(QDII)基金中排名第一。

4、首批9只公募REITs启动发行,5月28-31日开启认购,预计募集规模超300亿元

酝酿一年有余,国内首批公募REITs正式启动发行。据发行日程,这9只公募REITs将在5月24-25日进行询价,5月28-31日开启认购,6月10日起陆续成立。预计募集规模超300亿元。REITs具有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在成熟市场又被称为第四类资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募REITs发行机构投资者热情较高,个人客户也蠢蠢欲动。REITs具有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在成熟市场又被称为第四类资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募REITs发行机构投资者热情较高,个人客户也蠢蠢欲动。机构预计,短期内,中国REITs市场将达到数千亿规模。从更长期来看,可能会超过10万亿规模。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