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发挥“政府+国企”引导作用,广州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优质生态圈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梁施婷,实习生程立元广州报道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发展规划》)。作为中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发展规划》揭示了即将到来的生物经济新时代,生物医药产业即将迎来迅猛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广州如何赋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加速自身发展?在加速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继续强化本市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地位,向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建设迈进?

  9月6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花岗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举办“环东广场·创投会客厅第一期——‘健康时代科创赋能’投融资路演对接活动”,8家生物医药企业现场路演,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参会,20余家头部投融资机构代表参加。

  本次活动旨在精准服务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通“项目+资本+业务+市场”等核心资源,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提高研发能力、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政府指导、国企搭台,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发展、协同发力。

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影响持续使得生物医药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正在承接资本青睐,相关投融资规模日趋扩大,已成为今年热门的投资方向之一。

  广州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刘泉宝在活动上表示,面对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即将迎来的重要机遇期和生长期,广州积极研判,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等重点领域,打造产业创新全链条,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发展路径。

  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州近年来着眼于医药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和融合,着力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聚集,加速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强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疗产业重镇。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在6月印发的《2022广东投资指南》中,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位列广州市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相关产业在广州产业建设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可见一斑。

  2021年,广州市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数达116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数106件,同比增长85.96%;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达到362件,其中体外诊断领域新产品注册数位居全国前三。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方面,广州保持年均10%以上的迅猛扩张势头。目前已有60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在广州集聚,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

  成立于2018年的广州锟元方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其瞄准病理科学数字化建设痛点,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病理学筛查、诊断的关键阶段,在实验环境中将病理阅片效率提升至当前的5倍,填补了国内在智慧病理诊断领域的空白。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好,产业集聚为企业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接下来,我们将在数据上云、软件应用方面继续攻坚,为病理科学数字化建设带来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国企”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被定位为湾区健康医疗中心。

  其中,广州越秀区作为广州医疗资源中心,将重点构建大湾区医学核心区+国际生命健康产业环的“一核一环”产业空间,完善医康养结合高端配套,全力打造国际健康医疗中心、生物医药技术高地、全球新药临床试验高地、生命健康高端人才高地,形成千亿元产业规模。

  以环市东商圈为例,将打造首个“科技+健康”产业综合体项目。珠江股份负责人张研表示,项目既是广州市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样板之一,也是越秀区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大格局的重要举措,计划引入高端医疗、健康养老、现代中医等国内外医疗产业龙头企业,打造成为城央科技健康综合体。

  依托区位优势和业已形成的产业集聚特色,广州将继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越秀)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为代表的创新区域产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在企业自主开展创新研发的过程中,广州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助推催化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现代体系。

  比如,在“环东广场·创投会客厅”系列品牌活动中,广州市科技局结合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联合国企、社会资本等投融资主体,为生物医药企业特别是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接洽平台,将金融之力注入产业发展大河之源。

  刘泉宝认为,广州尽快梳理生物医药企业和投融资机构需求,赋能更多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对标其他一线城市,广州在面向投融资机构、投资人服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刘泉宝说,针对现有短板,科技局一方面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将结合全市科技创新核心业务工作实际,建立金融服务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大型金融企业入驻,特别契合初创企业投融资需求做出改善。

  政策也需与社会资本同时发力。2020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在新药临床研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医疗机构认证、研发及临床试验服务等四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补助。截至目前,广州市支持经费已达4.66亿元。

  刘泉宝表示,政府要组织和做好推介服务,瞄准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最有优势、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发展方向,鼓励更多的国有资本参与初创企业投资;在社会资本方面,要壮大广州科创母基金、各类子基金和信贷风险资金池,引导社会资本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投险”,加速科研领域的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锚定生物医药企业成长周期长的特点,广州市科技局将联动广州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卫健、医保等政府部门,特别聚焦临床前研究、临床审批、市场推广、产品示范应用等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建立和完善“简便、畅通、直达、快享”的联合服务体系,提供产学研融合综合服务,打通企业发展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