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六、合淮齐助力 合肥都市圈还需“芜”缝衔接
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在构建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方面,《实施意见》明确,加快合肥都市圈建设,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强化与武汉、长株潭、郑州、南昌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调联动。
“相比周围的几个都市圈,比如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不论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还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水平上,目前都还稍逊一些。”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直言道,但是合肥也有自己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合肥是很早一批的国家科创中心,而且极具科研特色与制造特色,这是拥有众多大学的南京、武汉都无法复制的特色优势。
“滁马芜”是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当中的桥梁纽带。安徽社科院城乡经济所所长孔令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芜湖需再塑制造业优势,再现商贸重镇风采,左右逢源,南北结缘,建设国家智能化发展标杆城市,全国文化旅游热点城市,长江经济带江海铁空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城。
合六、合淮破局省内虹吸现象
据悉,《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加快合肥都市圈建设,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强化与武汉、长株潭、郑州、南昌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调联动。推动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淮(北)宿(州)等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推动芜湖、马鞍山、铜陵跨长江发展。
“相比周围的几个都市圈,比如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不论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还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水平上,目前都还稍逊一些。但是合肥也有自己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合肥是很早一批的国家科创中心,而且极具科研特色与制造特色,这是拥有众多大学的南京、武汉都无法复制的特色优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直言道。
林兰指出,合肥都市圈早期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和其他许多都市圈一样,就是省内虹吸现象突出,在资源有限、能级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制约周边地区的发展,客观上造成合肥都市圈发展的腹地不够,在协调力量、组织资源方面会形成发展掣肘。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的建设是打破这一制约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合肥综合实力提升、能够带动省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将有利于整个安徽以更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合肥都市圈的建设需要省内经济合作区的支持与配合,这需要继续完善加密省内、省际高速铁路通道布局,继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度。在生产制造中心的基础上,建设集散中心;在科创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中部技术扩散中心。总的来说,就是要实现都市圈功能的扩大与升级。
安徽社科院城乡经济所所长孔令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合肥都市圈下一步要继续加强成员间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互联互通,更要在产业分工合作方面有大的动作,整体提升都市圈实力。
“芜”缝衔接两大都市圈
在推动城市提质扩能方面,《实施方案》支持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从数据上看,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城市群中,合肥的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总量、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数量仅次于上海、位居长三角省辖市第1;公共服务质量位居长三角城市第4;2021年GDP总量突破万亿、位居长三角城市第7;2022年上半年GDP增速与宁波并列长三角8个万亿城市第1。
“合肥一路从长三角‘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当前正在当好‘上进生’。要成为副中心城市的‘优等生’,一方面,要实现对一些其他城市标杆指标的追赶,确立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保持特色和比较优势。合肥必须由一般融入到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方面与沪苏浙城市全方位对标对接,还要继续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上下功夫,实现互联互通、生态治理、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林兰如是说。
“滁马芜”是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当中的桥梁纽带。芜湖同时被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划入,且被支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该如何抓住此次机遇加速发展?
孔令刚建议,芜湖需再塑制造业优势,再现商贸重镇风采,左右逢源,南北结缘,建设国家智能化发展标杆城市,全国文化旅游热点城市,长江经济带江海铁空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城。抓住“产”“城”“创”三大战略重点,充分把握跨江发展机遇,两江三地,靓化沿江,优化江南,强化江北,做特枢纽,跃动江南,舞动江北,全域优化,全域发展,再造一个新芜湖。
林兰则认为,芜湖应该充分利用两大都市圈赋予的就近性、可达性、互通性和产业互补性带来的发展便利,做好承接者和传递者,以市场主导而非行政服从的思路,在局部产业热点、经济消费、社会文化、工作生活、就业居住、交通出行方面“无缝”衔接两大都市圈。芜湖也应该进一步适应合肥、南京两大城市在空间体系、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方面的制度化安排,构建自身灵活多元的人才、营商、产业政策体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