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数智赋能产业转型 河南鹤壁“换道领跑”

  “鹤壁蒸蒸日上,乌金滚滚汪洋。”一句诗词的背后,描绘了老工业城市河南省鹤壁市昔日的辉煌。但也正是囿于曾经“一煤独大”,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鹤壁市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四优三新”主导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产业格局由“一煤独大”变为“多业兴旺”的发展新路径。

  如今的鹤壁,煤炭产业增加值占比已下降到6.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3.6%,工业经济正在呈现速度与质量并进、活力与动能迸发的良好发展态势。

  改造传统产业唤醒“老树新芽”

  高效运行的天海线束生产车间里,一盘盘电线经过全自动下线压接机进行校直、下线、剥头、穿密封栓、压接等工序,变成了一条条车用线束,整个过程仅需1名员工操作电脑即可完成。

  位于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海集团”),50多年前还是一家生产帆布油漆的街道小厂。上世纪70年代,帆布产品逐渐没落,天海集团敏锐察觉到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转型进入汽车电器行业,并逐步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近年来,我们投入智能化改造资金超过1.2亿元,推动研发、制造、物流等全产业链条的智能化建设。在研发领域,我们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产品仿真软件、3D打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0%,新产品销售率提升了30%以上。”天海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智能化水平,天海集团设立了智能化业务系统,专门从事智能化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其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下线压接设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尤其在“902线束预装自动化线”“804自动机”“连接器装配自动化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方面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获有效专利近500项。

  事实上,天海集团的智能化场景,只是鹤壁市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持续推进传统产业‘三大改造’,我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支持,并对实施‘三大改造’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极大调动了企业改造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鹤壁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为破解发展难题,鹤壁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向绿色化改造要效益,推动技术改造提速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鹤壁已经形成电子电器产业、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产业、绿色食品产业、镁基新材料产业4个优势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3个新兴产业的“四优三新”主导产业发展体系。

  其中,以天海、航盛为龙头发展的汽车电子电器产业,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车载视听系统等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天海集团还带动了358家关联企业形成产业生态。

  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2021年鹤壁市电子核心产业(电子电器)集群主营业务收入为420亿元,同比增长14.5%;行业利润达到37.8亿元,同比增长8.7%;就业人数达到4万多人,同比增长12%。

  培育新兴产业驱动“多业兴旺”

  正在建设中的鹤壁科创新城,5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汇聚了京东、华为、360、航天宏图、龙芯中科等众多头部企业。在这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加速集聚。

  在航天宏图华中总部卫星运营中心,通过一张张高精度的三维实景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农作物长势、交通实时路况、森林覆盖面积等动态更新、精细精准的城市地理信息实景。

  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遥感应用企业,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88066.SH,以下简称“航天宏图”)于去年7月正式“牵手”鹤壁,建设了集北斗导航、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数据产品的生产、展示、应用于一体的数据中心。

  “我公司计划今年发射4颗卫星,分别命名为鹤壁1号、2号、3号和河南1号,并将积极参与鹤壁空间地理信息与5G融合应用试验区建设,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服务,为鹤壁乃至河南5G产业应用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航天宏图相关负责人表示。

  于2021年6月建成投用的鹤壁360安全总部项目,也是360在河南创建的第一个以城市为节点的数字安全项目。依托360数字安全能力体系,360在鹤壁建设了城市数字安全大脑和一系列安全基础设施,帮助城市培养可运营、可持续、可成长、可输出的安全能力,整体提升城市的数字安全能力。

  而在河南省首个5G产业园——鹤壁5G产业园里,京东零售、数字科技、物流、技术服务、健康等八大业务板块已陆续入驻,成为京东河南区域总部。2022年上半年,京东(鹤壁)数字经济产业园产值近35亿元,同比增长219%,税收超3000万元,上半年产值已超过去年全年。

  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如今,随着“换道领跑”战略的深入实施,鹤壁市已经在资源型城市数字智能转型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相关数据显示,鹤壁市数字经济交易额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达到10亿元、30亿元、52亿元。目前,鹤壁市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园区6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4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6家,科技创新能力全省第四,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数智赋能作为‘换道领跑’的关键之举,持续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519家数字经济关联企业相继落户,推动形成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鹤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五位一体”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郑远东是鹤壁市商丘商会副会长,今年3月份,时任一家企业执行总裁的他,接到企业职工反映,因该企业一家子公司担保贷款未按期偿还,导致部分职工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隐患。

  郑远东了解到情况后,找到了商会的服务管家。随后,服务管家及时和当地法院执行局进行了沟通,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仅用3天时间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服务管家这一机制,让企业切实感受到鹤壁市亲商、重商、安商、扶商、护商的浓浓氛围,进一步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郑远东表示。

  据了解,聚焦“四优三新”主导产业,鹤壁市实行“营商环境+产业生态+招商体系”模式,创新推出了以“服务管家”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向全市企业选派了2521名服务管家、9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和1766名首席金融服务员、警务专员、法律服务专员,实现了三次产业、“四上”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全覆盖。

  截止到上半年,鹤壁市已累计解决企业反映融资、市场、用工等问题4428个,帮助5000家企业招工3.6万人、融资148亿元,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率全部100%。

  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企业纾困帮扶工作,鹤壁市持续在信贷供给和资源配置上做“加法”。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推动472家企业纳入省重点支持企业名录库,对名录库内企业新发放贷款30.28亿元,并建立项目定期推介机制,向省、市金融机构分别推介本市项目融资需求255.32亿元、130.24亿元,已授信55.41亿元。

  此外,鹤壁市还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简化流程上做“减法”,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减费让利政策,2021年全市发放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向市场主体让利约4亿元。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鹤壁市“五位一体”服务机制的典型经验做法位列其中。而当地的营商环境,也在2018年至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比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三。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