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坚守初心情系水 治水惠民润光明

  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门前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每逢周末,便成为市民亲子戏水游玩的好地方。

  赣深高铁从不远处呼啸而过,光明欢乐田园景色宜人。小朋友们光着脚丫,踩踏着浅浅碧水,传递出欢乐笑声。看到这一切,深圳市光明区水务局排水管理科科长姚涛颇为欣慰,脸上洋溢着开心笑容。

  2018年,光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姚涛的孩子也在那年出生,但繁重的治水消黑任务,让他没时间陪在妻儿身边。因紧急需要,在陪产假的第三天,他就出现在黑臭水体治理现场。如今,看着市民在溪流嬉戏欢笑,昔日“不为自己找退路,只为治水找出路”的拼搏干劲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犹如昨日……

  光明区的每条河道上,都留下他巡查走访的痕迹。作为一名基层治水公务员,他在这里挥洒青春汗水,施展才华。作为一名光明人,为了绿色家园更美丽,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根基层治水第一线,倾情治水、完善管网、创新管理,守护辖区的绿水青山,为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丁侃岳文举曾加会

  治河

  勇担重任主动作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十年前的光明,河流污染严重,茅洲河是深圳重污染黑臭界河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光明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各种水务市政设施极为欠缺,不少河流还是无护堤原生态河道。逢水必黑,逢雨必涝,是光明大小支流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名水务工作者,姚涛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他深知茅洲河生态水系整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2016年深圳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光明也随即第一时间开辟治水战场。姚涛作为业务骨干加入到茅洲河光明段治理工作组。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姚涛和同事们已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一份治水“任务书”摆在案前:茅洲河光明段大小水体397处,156平方公里流域内明渠暗涵交错,支流河汊遍布;10余条黑臭水体需要整治,协调事项多、指标要求细。

  任务重、时间紧、专业人员不足,是彼时光明治水的现状。作为水务部门业务骨干、水污染治理工作牵头科室负责人,他没有迟疑,第一时间俯下身、沉下去,白天巡查现场,晚上查找存档资料,刻苦钻研治水“良方”,起草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编制治水提质责任手册,梳理形成342项任务,列出重点整治551处入河排污口。

  治水战役打响后,每个工程攻坚节点,他都舍弃周末和假期,每天徒步巡河,现场督导工程进度、协调解决突出问题,不放过任何细节,推动工作不断向前。烈日下经常暴晒,皮肤黝黑,他无心关注;没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他不言悔。连续多年,一心扑在黑臭水体治理上,忘我投入、带头示范,做好一名治水党员的表率。

  通过一个一个脚步的实地丈量,他对光明100多公里的河道如数家珍,哪个地方还有污水入河,哪个地方的巡河路还没打通,哪个地方的征拆还没有完成,他清清楚楚。

  经过多年不懈奋战,在姚涛和广大光明治水人的共同努力下,茅洲河流域光明段14个黑臭水体、148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国家考核断面水质明显改善,由长期劣Ⅴ类稳定达到Ⅳ类,补齐此前40年欠账,创造了从黑臭难闻到水清岸绿的蝶变奇迹。

  建管

  溯源摸排科学织网

  看得见的是河道,看不见的是污染源。治河的关键在于管网建设,在于陆上污染源的有效管控。

  治河理想状态是污水不入河,需要把污水全部收集起来输送到水质净化厂处理达标排放。

  姚涛深知管网系统是水污染治理的核心,而织网成片是发挥污水管道系统效益的重中之重。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如何在短时间理顺庞大的排水体系,实现“污水全收集”,是摆在姚涛和同事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6年光明治水战场开辟之初,姚涛和同事们就将管网建设作为重点,三年完成520公里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的管网补课任务,基本实现全区主干污水管网全覆盖。

  在坚持“以厂为核、以网为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摸索论证,姚涛提出末端排口溯源整治、管网补缺提质增效“双管齐下”的工作思路。他和同事们采用“排口溯源法”,以逆向思维逐口溯源,通过逐点标注、逐段推演,找准污水源头,逐片修正错接管道等问题。

  通过组织对光明水质净化厂的7路进水干管、松岗水质净化厂的4路进水干管到支管的逐段溯源、摸排,他和同事们用“绣花功夫”绘出了全区地下排水管道全景图,并牵头谋划污水断头管网补缺攻坚计划,推动打通全区32段影响污水系统正常运转的断头管,妥善解决了每天5000立方米污水直接入河的问题。

  7年来,通过不断摸排梳理、逐年制定建设计划,光明水务人新建了约1500公里排水管网,为光明科学城的蓬勃生长畅通了“经脉”。

  控污

  源头分流标本兼治

  “污染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治水工程系统性很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的技术路线。

  源头排水涉及千家万户。光明区早期建设的建筑立管只有一套雨污合流管,需要对每栋建筑的立管进行改造,新增一根雨水立管。

  刚开始,很多居民不理解,认为多加一套立管的施工会影响正常生活。对此,姚涛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宣传并详细解释,原本不同意立管改造的居民,看到自家门口的河流从黑臭难闻慢慢变得清澈见底,纷纷主动申请改造。

  姚涛坚持到城中村管网接驳等工程现场了解发现问题,对小区工业区和城中村雨污分流项目的治理效果严格把关。为掌握治水工程的实施效果,他多次冒着大雨到全区15条河流的主要问题排口察看溢流情况,现场检测水质,根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理方案,严格落实源头治污。

  治水期间,姚涛和同事们组织对近900个小区工业区、110个城中村雨污分流进行技术督导。最终,全区城中村排水管网考核优秀率达98%,雨污分流交叉检查合格率达99%,均位列全市前列。

  护水

  建章立制网格管理

  治水不易,护水更难。如何确保辛苦治理的河道“长制久清”,姚涛作为治水专业人员,还参与区河长制方案起草、制度制订和组织实施工作,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责任体系,细化7项河长职责,健全“综合协调、规划用地、交通疏解、施工保障”四项机制。

  创新编写了区三道总河长令,推动水环境治理从工程向管理延伸,推动河长从巡河道向巡流域延伸,并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水污染治理责任追究的意见。

  为巩固治水效果,自2019年4月起,姚涛和同事们创新思路,在全市率先组织实施水务管养进社区,将全区分为31个水务管理网格,全面加强源头污染管控。与社区互动建立“划片管理、网格服务、定点管控、责任到人”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居民近水、亲水,清澈河流激活城区活力,城市赛艇挑战赛等水上运动纷纷落户光明。居民爱水乐水、开窗赏景、向水而生,享受美好幸福生活。

  水务工作永远在路上。不远处,一栋栋高楼大厦正在光明拔地而起,一座科学新城即将崛起。在他眼里,茅洲河不仅水要清、岸要绿,便民利民的各种配套设施还需不断完善。未来,生态河流将成为光明城区最美风景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明科学城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最具特色的生态城区、文明城区之一。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