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武康大楼首款数字藏品即将发布 售价12元限量1万份 准备好“秒杀”了吗

  10月13日中午12时,“武康大楼”数字藏品将于鲸探平台线上发布。这是这一备受关注的优秀历史建筑首度发布NFT数字藏品,在元宇宙新赛道探索历史风貌保护的数字化蝶变。

  “元宇宙”概念及相关技术自去年火爆以来,短短一年内,故宫、敦煌、景德镇等国内历史人文地标均发布了各富特色的数字藏品。此次武康大楼发布首个数字藏品,并非“赶个时髦”,更像是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传递出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进入“元宇宙时间”的信号。

“牛腿”的取舍

  在已经发布的数字藏品效果图上可以看出,8层高的武康大楼,其外形样貌在“数字端”基本实现了原汁原味呈现,还原了建筑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样式。

  其中,大楼的第一、二层在数字藏品中被处理为基座,还原大楼富有代表性的连续半圆券廊形态和水泥仿石墙面。大楼一至三层的外立面采用古典建筑装饰,阳台板下带有卷涡状的双牛腿支撑,门窗洞上方保留了三角形山花这一细节。大楼三至七层为清水红砖,立面装饰丰富,建筑转角处等局部有出挑阳台,在第三层还展现了三角形的古典山花窗楣。大楼第八层在藏品中被处理成檐部,仍为水泥仿石外墙,与底座形成首尾呼应。

  作为数字藏品,艺术观赏性是重要的价值体现。武康大楼数字藏品的“托盘”利用了建筑门厅内保留的经典纹饰作为造型灵感,突出了建筑诞生的上世纪20年代所流行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

  为这样一栋受人瞩目的历史建筑制作数字藏品,细节的取舍与技术的平衡,对后续同类数字藏品的创作颇有借鉴价值。

  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佳音介绍,此次武康大楼数字藏品的设计,专门邀请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6月起开展了大量的现场拍摄和测绘,找寻到建筑的历史图纸和史料,从而完成了大楼的3D建模。整个创作过程历时3个月,才有现在可360度旋转的数字藏品。

  “武康大楼的建筑细节非常丰富,但数字藏品有一定的大小限制,要舍去哪些细节、保留哪些精华,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目标是要让数字藏品一眼看上去就是真切的武康大楼。”姚佳音说。

  以武康大楼底层颇具代表性的拱门、牛腿柱等为例,如果要细致还原每一个牛腿的造型,整个数字藏品的文件大小可能达到数百兆。设计团队最后进行了取舍,在可360度旋转的数字藏品图片上不做详细展示,但在产品介绍图中充分保留了这一细节特点。

风貌保护也要紧跟新赛道

  今年初,徐汇在上海率先将“元宇宙”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抢占数字经济的新赛道。在已经为人所知的元宇宙相关概念中,数字藏品(NFT)是最受瞩目的行业热点之一。

  作为一种限量发行的虚拟文化商品,数字藏品的品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画作、图片、音乐、视频、3D 模型等形式。这也使得数字藏品成为近年来一种创新型的收藏品,与人们小时候收藏的卡片、邮票内涵相似,但却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呈现。每一份数字藏品都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拥有区块链上独一无二的序列号作为唯一所有权凭证,具有不可篡改、不可拆分和不可复制等特性。

  此次在鲸探平台上线以“武康大楼”3D模型为主题的数字藏品,是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站在元宇宙门槛上”的一次探索。藏品每份售价12元,限量1万份。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内数字藏品市场,一般由发行平台根据产品的精美度、稀缺性、色彩、细节等元素来制定价格。当下,平台是标准的制定者。

  包括鲸探在内,阿里、幻核、灵境藏品、女娲NVWA等平台均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数字藏品。国庆前夕,数字藏品平台“央数藏”上线了敦煌神鹿呦呦系列数字藏品;上海“文化云”于8月上线了“天工严选”数字藏品平台,首批发布了两款非遗数字藏品上海绒绣《浦东陆家嘴》、江西景德镇瓷刻《富春山居图》;景德镇于6月在“城市数藏”平台以盲盒形式发售了单价88元、限量6666份的古窑数字藏品;今年4月,故宫在阿里发售的太和瑞兽系列数字藏品,上线当晚就吸引超过10万人围观。

  “衡复风貌区多年来一直推进文创产品的研发,此前都是实体产品,但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也要紧跟潮流,紧抓技术和产业的新赛道。”姚佳音说,考虑到IP知名度以及市场基础,武康大楼无疑是当下将历史实体与未来科技结合的最佳代表。

从数字藏品看到历史演变

  “我们不仅要保护历史建筑,更要延续历史街区整体的风貌与活力,使它们成为展示海派文化的窗口,同时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宜居。”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劲松说。数字藏品展现了武康大楼的建筑艺术价值,但所能传承的深远意义,或许比我们当下看到的更多。

  1924年,万国储蓄会投资建造了武康大楼,由邬达克设计,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之一。大楼坐北朝南,高30米,为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所处位置为楔状地形,因而楼身狭长,犹如一艘巨舰。1994年,武康大楼成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而今,承载上海城市变迁的武康大楼,也成为了海内外游客来上海“打卡”的必经之地。

  即便今天已成为知名的“打卡点”,武康大楼仍保持着最初的使用功能:公寓住宅。历史上,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秦怡、孙道临、王文娟、王人美以及漫画家叶浅予等,都曾在此居住。一幢建成近百年的居民公寓楼,一跃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旅地标,离不开大楼本身厚重的历史与精致的风貌,更离不开多年来围绕其周边街区持续推进的微更新与微治理。

  记者从徐汇区了解到,武康大楼及其周边街区的深度开发,涉及规划、建管、房管、文旅、绿容、公安以及属地街道等部门的长期协同。近年来,衡复风貌区充分兼顾文化原真性的保留以及对原住居民生活的保护,逐步形成“可沉浸的街区、可阅读的空间、可留恋的记忆、可珍藏的体验”的全域式景区。今年1月,首批55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中,“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就名列其中。

  未来,能否在数字藏品中看到“完整的武康路”或是更广范围的历史街区,甚至看到一个区域的历史演变?或许只是技术迭代的时间问题。眼下,衡复风貌区已着眼区域内其他富有特色的历史建筑打造数字藏品,站在元宇宙的起点,延续城市宝贵的历史人文内涵。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