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金融债再被抢配 上周80%低于估值成交 4-5年期为主力期限

  十一长假前,银行资本补充债出现非典型放量成交;长假后第一周交易日,银行资本补充债成交继续放量,二级资本债总成交超千笔,且低估值成交占比较高,各期限多在80%以上。在近期银行资本补充债没有大规模净增的前提下,成交量的增加表明市场对金融债偏好的加强。招商证券认为,金融债配置力度强化与城投债区域态度的分歧,可以理解为防范土地财政风险的前置操作。

  数据显示,10月10日至10月14日,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成交额为1918.97亿元。据招商证券统计,银行二级资本债成交笔数为1027笔,其中4-5年期成交566笔,1-2年期成交140笔,2-3年期成交量为137笔;银行永续债成交417笔,行权前剩余4-5年期成交笔数最多,为136笔。

  从低估值成交比例来看, 各期限银行资本补充债低估值成交占比多在80%以上。招商证券指出,国股行银行资本补充债存量大,流动性不错,即使出现调整,止盈易于一般非金融信用债。如果是防范流动性风险,假期后增持银行资本补充债的力度或面临弱化,毕竟利差本身低于其他品种;倘若是提防信用风险,换仓或增配行为则可能持续,甚至蔓延到其他金融债的配置。

  从机构行为来看,10月10日至10月14日,配置端机构主要为券商和其他金融机构(包含信托等理财委外投资机构),卖出方主要为股份大行。招商证券统计显示,8月至今,银行二级资本债的活跃成交机构出现由理财/保险,轮动至基金增配的特点。

  招商证券进一步指出,金融债配置力度强化与城投债区域态度的分歧,与其说是降低信用风险敞口,不如理解为防范土地财政风险的前置操作。目前,理财增量不低,理财规模决定“资产荒”持续性,而金融债增持力度与城投区域分歧度这则是市场对信用风险态度的衡量。

  从信用利差来看,上周中高等级银行二级资本债的信用利差多有收窄,中高等级、中短久期信用利差处于历史极低位置。兴业证券认为, “资产荒”可能延续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风控要求、持有期限以及负债端稳定性择机把握投资机会(动态跟踪各类信用债的投资性价比,更多关注各领域的高等级拉久期策略,同时防风险(信用风险&估值风险)的重要性在提升)。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