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现有产能已售罄!供需错配下车规IGBT厂商忙扩产价格或跟涨

  “今年车规级IGBT需求放量超出预期。”一家国内IGBT厂商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感慨道。

  财联社记者从国内多家IGBT相关厂商获悉,不少公司现有新产线多处于产能爬坡期,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普遍存在订单积压问题,现有产能仍无法满足市场整体需求。业内公司均认为,虽然各厂家都在忙扩产,但新扩建项目实际投产至少需要约24个月,预测供需平衡点到来言之尚早,后续新接订单或随行就市还会涨。

  现在保供压力大,新扩产订单被提前锁定

  “电动车今年以来产销量一直在节节攀升,大家(汽车厂商)都需要用到这个东西(IGBT)。”时代电气(688187.SH)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电动车的放量是超出了公司的预期,国外厂家也供应不了这么多货,目前是处于需求大于产能的时间窗口。”

  有供应链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说,“打个夸张点的比方,比如客户需求1万个(IGBT),而公司只能供应1千个,自然大家都会抢破头,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的产能。”实际上,车规IGBT供需缺口达到50%已成为不少供应商共识。记者从多家相关公司沟通中确认,现有产能已售罄,当下车规IGBT供不应求,交货压力大,在手订单已排至今年底甚至明年。

  时代电气最新调研纪要透露,最近很多订单都是客户找上来的,最近这一两个月经常收到很多重要的客户,为了一个季度增加几千个IGBT在跟公司积极的沟通。目前国内IGBT是处于一个非常紧缺的状态,整个行业明年的交付压力都会很大。

  宏微科技(688711.SH)证券部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主驱IGBT模块新产线的产能在上量爬坡中,产能达到几万块/月,车规在手订单饱和可持续到年末,公司现在着急的是交货能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后续产能的释放,预计明年该块业务收入占比会提升。

  斯达半导(603290.SH)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主驱用IGBT模块持续放量,配套超50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下半年配套数量将持续增加。截至上半年底,合同负债项目同比上期增长近四倍。

  一家下游汽车厂商技术专家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车规IGBT主要是英飞凌,占比超过50%。国内车规IGBT目前可能只有斯达半导、比亚迪和时代电气等实现量产上车。富满电子数据显示,英飞凌IGBT的Q3货期为39-50周。

  海外龙头厂商扩产进度低于预期,交货时间不断延长,国内车厂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逐渐接受国产IGBT的同时,也在有意培育国内的IGBT厂商。2022年也成为国产IGBT厂商份额大幅提升的一年。

  上述宏微科技证券部人士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汽车厂商对国产(IGBT)品牌认同感增强;二是国内技术水平提升后,和国外产品差距缩小;三是国产性价比更高;四是交货反映速度更及时。

  国产IGBT随行就市或有涨价,扩产潮下供需平衡点还远

  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61.1万辆,创单月历史新高。国泰君安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650万辆。新能源汽车持续超过预期的发展,促进IGBT在车规级中的应用。2021年我国IGBT在下游应用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居首为31%,IGBT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7%-10%。

  当前供需失衡下,国内各大厂商都在加码扩产。时代电气目前二期产能已接近24万片的设计产能,公司计划投资58.26亿元建设宜兴项目,达产后可新增年产36万片8英寸中低压组件基材的生产能力;士兰微(600460.SH)拟定增年产36 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达产后新增FS-IGBT 功率芯片 12 万片/年…还有更多的企业正加入IGBT的生产。

  车规IGBT的供需拐点何时会出现?对此,多家相关上市公司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目前订单形势和未来扩产放量的进程看,供需平衡点的到来或为时尚早。

  上述宏微科技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车规IGBT新产线都有经过严格质量验证测试周期,不是设备到位后就能产出的。虽然行业计划扩产的规模都比较大,但达产规模是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爬坡过程,期间可以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工控、光伏领域都要用到IGBT.目前市场还看不出会供大于求的节点。

  士兰微证券部人士亦对记者表示,12寸晶圆扩产将提升公司晶圆产能,可以全部应用于IGBT产品,并进行内部调配。

  在时代电气内部人士看来,车规级 IGBT今年和明年也是比较紧缺的。2024年至2025 年,紧缺程度或逐步缓解。现在很多的客户都希望直接锁定到2025年的订单。

  从项目扩产周期看,例如时代电气目三期项目建设期约24个月,士兰微定增项目建设期为3 年。期间还要经历下游厂商认证期和新产线产能和良率的爬坡期。车规IGBT的产能瓶颈打破并非一朝一夕可及。

  记者注意到,主打高端车规市场的英飞凌此前已宣告涨价,市场预期其可能计划于第四季度提高工业和汽车元器件的价格。上述多家业内公司内部人士均表示,如果市场整体价格水涨创高,不排除随行就市的可能。亦有供应链人士直言,后续新签订单会跟涨一点。

  从已披露最新业绩的公司看,受益于新能源IGBT等功率半导体收入放量,时代电气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30%;宏微科技前三季度同比增31%(Q3单季增96%)。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