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IFF第5期大湾区报告会: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大湾区跨境资管及税务体系建设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1日电国际金融论坛(IFF)第5期大湾区报告会20日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本期报告会以“大湾区跨境资管及税务体系建设”为主题,由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熊小年、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机构服务部资产及财富审计合伙人王娟分别作主旨演讲。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晓云、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分别在活动上致辞。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副局长朱锦、副局长陈琴、南沙区税务局一级高级主办邓子平出席活动,越秀金控金融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陆军等重要嘉宾出席并参与讨论环节。  

  与会嘉宾结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及《广州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实际业务出发,针对各机构在资管和理财业务方面的布局和创新、南沙跨境资管行业发展,以及对比分析包括税务政策在内的南沙与大湾区其他区域竞争优势,为打造南沙明珠湾跨境理财与资管片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产管理中心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熊小年先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税收政策对金融业的影响》的主旨演讲中谈到,粤港澳大湾区覆盖三个税收管辖地,如何协调内地、香港和澳门的税制以实现金融融合是亟需突破的难点,三地只有在税收制度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才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他比较了内地、香港和澳门三地税制的主要差异,介绍了金融业的税务关注点和可利用的优惠政策,对南沙、前海、横琴的人才政策进行比较,并给政府和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机构服务部资产及财富审计合伙人王娟女士在《新机遇大未来——产业投资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大湾区不但拥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四个中心城市,而且拥有南沙、横琴、前海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在通过产业与投资结合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王娟从大湾区通过母基金投资运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晓云在致辞中表示,接下来广州市将进一步加强与港澳联动,培育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新型的资管类持牌机构,深化跨境理财通等多样化的跨境资管业务创新试点,做实做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理财资管集聚区。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介绍了南沙跨境理财资管中心的推动措施及工作思路。

  一是筑巢引凤,立足南沙区创新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战略,依托国际金融岛,打造跨境理财资管机构集聚区,推动金融、科技、产业交汇融合。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截至2021年,已有超142家重点金融企业享受过南沙金融政策扶持,扶持资金近40亿元,给予在南沙注册的金融、类金融企业超5000位金融骨干、高管人才奖励超1.7亿元。南沙区近期还发布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政策体系,并抓紧制定出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产管理中心建设专项政策。

  三是业务集聚,充分发挥“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效应,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探索贸易资产的跨境转/受让业务。

  四是规则对接,探索成立平台公司或资产管理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加强资管行业的资讯互联互通,形成良性的竞合关系互惠共赢。依托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超级联系人”作用,与港澳金管局探讨如何开展“监管沙盒试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打通各类要素市场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通道。

  主旨演讲后,越秀金控金融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陆军与两位演讲嘉宾一起参与了讨论,深入探讨跨境理财及资管业务的痛点、难点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