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专访中国信通院李洁:“东数西算”助推 西部数字产业化发展未来可期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数据中心布局呈现出“东部沿海居多、核心城市集中、中西北部偏少”的格局。而“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解决这一结构性供需矛盾,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东数西算”,简言之,就是将东部的算力需求,传输到西部大型数据中心进行计算。

  “东数西算”工程具体将给西部的数字经济带来哪些发展机遇?10月27日,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办,红星新闻·红星资本局承办的“2022红星新闻·中国西部数字经济峰会”将在成都举行。峰会召开前夕,红星资本局专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李洁。李洁认为,“东数西算”能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助力西部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和经济差距。

  红星资本局:“东数西算”要落地,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目前,西部的数据中心建设进展以及使用情况如何?

  李洁:数据中心是“东数西算”工程落地的重要载体,当前西部地区集群的数据中心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增和拟建项目远超往年,投资规模大幅提升。腾讯、快手等互联网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均加快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贵州贵安、甘肃庆阳、宁夏中卫等数据中心集群的规划和布局。

  根据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全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内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为55%左右,而西部地区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上架率相对东部地区较低,但预计将稳步提升。

  因为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算力基础设施需求不断提升。“东数西算”工程,将促进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优化,预计将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

  红星资本局:“东数西算”工程实施难度较大的环节就是构建一体化的算力调度体系,而该体系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网络。目前我国各地区网络情况各不相同。东部数据运到西部,要想保障运输质量,各方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李洁:需要构建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发展的体系,为我国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提供保障,进而促进东西联动,实现算力的高效调度,全面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以下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技术层面,网络将由被动式的管道向敏捷式的服务转变,运营商需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网络敏捷性、智能化能力。

  在产业层面,算力供应商应与运营商相互配合,促进算力设施与网络设施的融合,实现算网的高效协同。

  在地方政策层面,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统筹力度,实现算力基础设施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和建设。

  红星资本局:“东数西算”可通过数据引流,进而带动西部的数字产业化。西部要实现数字产业化,这一产业的培育期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以及花费多长时间?

  李洁:西部地区实现数字产业化,预期将经历引导培育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产业生态阶段三个历程。

  当前,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在内的数字产业化,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东数西算”工程的推动下,积极开展包括服务器制造、存储设备生产、软件研发交付中心建设等在内的数字产业化发展。地方政府通过政策、金融等系列方式,积极破冰,引导培育算力上下游产业发展。

  预计未来3年~5年内,“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后的第一批数字产业化项目将落地投产。而在经过引导培育阶段后,产业预期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数字产业化项目落地将明显加快。

  在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吸引力和吸纳力也会有所提升。比如数据中心、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互联网等行业将进一步发展,预计吸引较多人来此就业。

  红星资本局:为“东数西算”工程而建的数据中心和网络等基础设施,除了为东部提供算力之外,如何与西部的实体经济相结合,进一步助力西部实现产业数字化?

  李洁:一是释放算力产业协同效应。“东数西算”工程能够实现西部地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带动土建工程等传统基建产业与IT设备制造、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创新产业同步发展。

  二是发挥数字技术溢出效应。“东数西算”工程未来可充分释放技术溢出效应,加快数字技术在西部地区的应用,加速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进程,缩小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和经济差距,推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