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晶澳科技再度斥资15.65亿元加码一体化产能建设


  10月28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需求,拟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具体包括邢台一车间5GW组件改造项目和合肥5GW组件项目,合计投资金额为15.65亿元。

  晶澳科技表示,上述项目的投资建设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提高高效产品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一体化盈利能力。

  关于公司一体化建设,晶澳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自2010年便已开始一体化布局,且相较于竞争对手更为均衡,硅片、电池片环节的自供率水平较高,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产业链中间环节周期性特征对于供应链以及经营业绩的影响。”

  该人士表示,公司上游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随着在建和规划产能陆续达产投产,预计2022年底组件产能达50GW,2023年底组件产能达75GW.同时,公司在东南亚亦有一体化产能布局,预计至2022年末将实现4GW的一体化产能,并逐步完善海外供应链的培育建设,以更好的满足全球市场客户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5GW,同比增长20.7%。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9GW,同比增长87%。

  在光伏行业市场景气度愈发提升、发展空间愈发广阔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目前,光伏行业展开了扩产浪潮,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跨界者”。

  根据索比光伏网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主产业链制造环节拟扩产规模分别达到458万吨、588GW、293GW和361GW,并涌现了沐邦高科、皇氏集团等诸多“跨界者”。

  随着众多“参赛者”的加入,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晶澳科技投产动作频频。除了上述对邢台和合肥组件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外,截至目前,公司还宣布了逾200亿元的产能扩张项目,包括硅片环节的7.5GW;电池环节的27.3GW;组件环节的31GW.其余还有10GW辅材配套项目及200MW光伏电站项目。

  除上述投资外,今年5月份,晶澳科技发布定增公告,募集50亿元主要用于硅片扩产及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同时,近日公司提交的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材料已获证监会受理。晶澳科技本次发行可转债总额不超过100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27亿元将用于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28亿元用于年产10GW的n型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15亿元用于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晶澳科技作为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在单晶拉棒以及电池等领域都是很优秀的,一直是领先于行业内的其他头部企业,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可以有效缓解公司产能规模扩大带来的资金压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公司在产业链上积极稳妥布局相关业务例如邢台和合肥组件项目扩建,从而更好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与此同时,祁海珅认为,在“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快速迭代升级转变,在此过程中,光伏发电有望成为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发电的主力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光伏行业上市公司通过产能扩建,扩大差异化优势,有可能成为未来光伏行业发展的新常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