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022绿色供应链指数公布:苹果、富士康、华为等企业评价突出 1541家供应商企业发布去年碳排放数据

  11月3日,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Heinrich B?ll Foundation)共同主办的2022年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论坛活动现场了解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结果,并正式上线全球企业责任地图。

  本期CATI和CITI评价覆盖20个行业的650家中外企业,其中苹果、戴尔和Inditex分列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前三名;Levis、Inditex和阿迪达斯在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中表现突出,苹果和戴尔保持卓异品牌称号。

  富士康、华为等在大中华区企业中处于领跑位置

  本期CATI和CITI评价涉及的大中华区企业中,富士康、鹏鼎控股、立讯精密、华为、联想、李宁等处于领跑位置;朗诗等36家房地产建筑业企业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大幅提升绿色采购的规模与影响力。

  评价结果显示,74.2%的参评企业已经公开承诺开展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和气候治理,较上年度提升45%。62%的参评企业(例如太吉、维他奶、朗诗)已核算并披露其范围1&2的碳排放数据(备注:企业在核算碳排放时,一般会根据来源进行分类:范围1为直接排放,范围2为间接排放,范围3为价值链上下游各项活动的间接排放,多数企业披露范围涉及1、2两类,少部分企业披露更全面,包括了第3类),较上年度提升18个百分点;最近一年范围1&2碳排放总计约4.9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

  CITI和CATI指数评价报告显示,100余家参评企业利用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创新解决方案,提高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效率。

  思科、New Balance和C&A等66家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供应商披露排放和资源消耗数据,其中2021年度的碳排放达6252.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微软、宝洁和联合利华等消费品牌开始尝试引导消费者关注从产品设计到末端废弃处理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

  40.5%的参评企业设定并发布了范围1&2减排目标,较上年度提升13.5个百分点;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丹麦绫致和露露乐蒙等191家参评企业披露了范围1&2目标完成进展,较上年度提升8.5个百分点。

  26.3%的参评企业发布了范围3减排目标,较上年度提升11.3个百分点;耐克、彪马、马莎百货、花王和雀巢等88家参评企业披露了范围3的目标完成进展,较上年度提升3.7个百分点。

  在开展气候行动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参评企业意识到收集实测数据对追踪减排绩效的重要性,在本期评价期间推动1927家关联企业和供应商在蔚蓝地图网站公开披露碳排放数据,同比增长96%。

  这其中,来自24个省份、29个国民经济行业的1541家供应商企业发布了2021年度的碳排放数据,披露的范围1&2排放量总计达6252.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这些供应商企业还通过蔚蓝地图网站披露了资源能源使用,废水和废气污染物排放,以及固体废物产生和转移数据。其中,2021年度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国工业源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的8%和11%,六价铬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1%。

  全球企业责任地图发布首批纳入千家企业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也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在《巴黎协定》和《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等多边合作框架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公开作出气候和环境承诺,总资产超过130万亿美元的近500家金融机构承诺致力于资助气候行动。

  当前,全球面临严峻的气候形势。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近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 ,对照巴黎协定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远未实现迅速下降。

  为推动企业承担减污降碳主体责任、遏制“环境漂绿”和“气候漂绿”,助力构建全球企业责任体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发布“全球企业责任地图”,首批纳入1000家中外知名品牌、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

  全球企业责任地图不仅呈现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公开做出的承诺,更关注和收集企业在目标完成进度,温室气体排放披露,以及落实在华供应链减排方面的具体行动。

  截至2022年9月底,全球企业责任地图上呈现的1000家企业中,公开披露的最近一年范围1和范围2(基于市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超过29.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26% ;公开披露的承诺减排量总计超过2.5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