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从人工晶状体到“OK镜” 集采对爱博医疗影响几何?


  近日,“OK镜”集采的风声还未散去,爱博医疗“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获准注册的消息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过去一年多来,跟随生物医药板块整体波动,爱博医疗股价经历“过山车”,期间最大跌幅超过67%。目前,爱博医疗距重现站上200元,距今年3月底创下低点反弹近85%。

  从业绩表现看,爱博医疗延续高增长态势,人工晶状体销量在第三季度恢复,OK镜业务一如既往保持快速放量。不过,OK镜或纳入集采让其面临不确定性增多。爱博医疗在OK镜上能否复制人工晶状体集采“以价换量”成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人工晶状体销量环比恢复不断向高端突破

  爱博医疗专注于眼科医疗器械赛道,于2020年登陆科创板,核心产品为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主要针对白内障和屈光不正两大类眼科疾病。10月25日,爱博医疗发布2022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4.41 亿元,同比增长35.83%;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42.82%,略超市场此前预期。

图为爱博医疗2019年-2022年三季报营收和净利润情况

  从主营结构看,人工晶状体和OK镜业务分别占其营收约65%和28%。三季报显示,1-9月营收增加主要系“普诺明”系列人工晶状体和“普诺瞳”角膜塑形镜销量持续增长所致。其中,人工晶状体销量增速较本年第二季度有所恢复。

  根据爱博医疗2022年中报,由于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部分区域医疗机构白内障手术量下降,使得人工晶状体增速阶段性变缓。当期人工晶状体销售同比增长仅录得15.1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1.39%。

  国泰君安医药首席分析师丁丹认为,“普诺明”系列人工晶状体第三季度环比已有恢复,白内障手术偏刚性,叠加两大联盟集采续约,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从2019年开始,各省陆续启动人工晶状体的带量采购,尤其在2021年中标型号和参与厂商大幅增加,爱博医疗基本参与各省各批次集采。新华财经终端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爱博医疗人工晶状体营收分别为1.79亿元、2.23亿元、3.0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8.74%、87.29%、87.01%,说明在集采中爱博医疗实现“以价换量”,人工状晶体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事实上,这点从爱博医疗存货周转等指标也可得到印证。2019年-2021年,爱博医疗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58次、0.73次、1.18次,存货周转速度不断加快;同期对应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94.89天、87.36天、59.03天,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持续提升。三季报显示爱博医疗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02次、57.38天,延续向好趋势。

  11月1日,爱博医疗公告称,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获批上市。该产品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视力不佳的不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和生活质量,有望打破目前国内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产品全部依赖进口局面。

图为爱博医疗报告期内在研人工晶状体项目

  记者了解到,当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产品已进入集采范畴,相比其他中低端晶体享有溢价优势。从人工晶状体集采规模最大的京津冀“3+N”省级联盟2021年12月集采结果看,单焦球面、单焦非球面等人工晶状体状产品入选均价相比上次同类产品出现12%-20%不等下调,但定位高端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入选价格基本没有调价,维持在均价6200元左右。

  “目前高端晶体的价格偏高,如果价格下浮,用户使用动力会更强。”爱博医疗董事长解江冰在10月30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白内障行业增长并不多,爱博的市场增量更多是市占率扩大。整体来看晶体持续增长空间很大,尤其明年多焦点上市后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OK镜”业务快速放量集采或以价换量

  OK镜作为爱博医疗“双轮驱动”的另一主营业务,从2019年3月取得注册证后即进入快速放量阶段。据新华财经终端数据,爱博医疗OK镜收入从2019年的711.89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07亿元,同期营收占比从3.65%上升到24.73%,并在最新披露的2022年中报中占比达到27.82%。不过,近期一则OK镜集采消息让市场担忧对其后续影响。

图为爱博医疗2019年-2022年上半年人工晶体和OK镜业务营收情况

  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的《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等热门品种位列其中。次日,OK镜或纳入集采的降价预期,让眼科细分赛道龙头欧普康视、爱尔眼科分别下跌20.00%、13.08%,同日爱博医疗跌幅5.76%。

  据了解,用于近视防控的OK镜价格不菲,当前主流产品市场价在7000-15000元/副。目前,国内OK镜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欧普康视,爱博医疗份额约是其四分之一,其余基本为阿尔法等进口品牌。2019-2021年,爱博医疗OK镜每片出厂均价分别为306元、355元和995元,低于同期欧普康视OK镜出厂均价。为何OK镜头出厂价和终端价相差如此悬殊?

  据业内分析,OK镜主要是渠道利润和服务费用较高,若集采或将主要挤压下游分销商、代理商、医院等环节的“水分”。OK镜降价不能从之前冠脉支架、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方式理解,很有可能参照此前的种植牙,从耗材和医疗服务价格两端分类管理,主要影响的是中间代理服务商利益。

  9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有序推进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技耗分离”,旨在挤掉种植牙带金销售、买卖客源的虚高空间,引导医疗机构通过透明价格、优质服务、规范管理、良好口碑等实现高质量发展,引导医疗机构为老百姓提供质价相符的口腔种植服务。

  种植牙集采首次涉及医保覆盖范围之外,被市场视为集采在消费医疗领域一次“试水”。随后不久,正畸托槽亦跟上步伐,而OK镜作为另一消费医疗项目可能紧随其后。

  欧普康视此前回应称,如OK镜集采全面实施,对为公立医院提供产品的经销机构可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对于厂家来说则要看量升的正面影响和价降的“负面影响”(从利润角度看)综合后的效果,目前无法判断。青少年近视人群庞大,如果医保代替家长支付费用,使用人数必将大幅提升。

  “我们目前并不是很担心OK镜的集采,产业链中利润空间很大,即便出厂价有下浮,利润率的空间也还是可以的,会有以价换量的过程,全国整体的规模会扩大。”解江冰表示,OK镜头集采具体的方式、降幅等目前还不太了解,但我们都有相应的方法应对,根据人工晶体的经验最终都要看产品力。我们相信即便是集采,对我们也是各有利弊,人工晶体来看我们是获益更多一些。

  不可否认,随着集采向消费医疗领域延伸,眼科耗材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爱博医疗凭借着两大主打产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也在积极寻求向彩瞳、离焦镜等其他眼科耗材领域拓展,并“跨界”瞄准骨科再生领域,研发鱼源性肩袖生物补片。

  值得一提的是,爱博医疗并不是靠外延并购,而是立足于研发内生增长。2019年-2021年,爱博医疗研发投入金额在持续增加,同比分别增加45.53%、39.28%、66.13%,研发投入营收比例分别为14.68%、14.62%、15.31%,领先于其他眼科耗材同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