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基协、证监局出手 2天11张罚单!

  规范私募合规展业,仍是监管的发力重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11月2日-3日,中基协连续披露了10张纪律处分决定书,剑指上海韬韫投资等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高管的违规行为,广东证监局也对上海春山新棠投资开出罚单。另外,今年以来,中基协注销的私募业机构超过500家。

  业内人士表示,在严监管下,未来“伪私募”“乱私募”将持续加速出清,管理人唯有不断强化专业合规能力,社会认可度才会不断提升,整个行业也将随之步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在选择私募管理人时需重点将公司合规水平纳入考虑范围,切勿相信任何形式的“保本保收益”承诺。

  私募业严监管持续

  11月3日,中基协公布了两则纪律处分决定书,两家私募管理人的违规行为随之曝光。其中,上海达仁资产存在承诺保本保收益的违规事实,因此中基协决定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6个月。上海禹闳投资则存在基金运作不规范、未及时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等违规行为,因此被暂停私募基金产品备案3个月。

  同一天,广东证监局也披露了《关于对上海春山新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该决定显示,上海春山新棠投资对中达安的交易行为构成短线交易,并且在举牌以后没有及时披露,也没有停止买卖公司股票,违反了证券法相关规定。

  11月2日,中基协还对另外3家私募开出了罚单。具体来看,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上海韬韫投资存在违规向投资者承诺收益、不配合协会自律核查等违规事实,中基协决定取消上海韬韫会员资格,并撤销其管理人登记;北京至朴投资也因公司人员和场地不符合登记要求、不配合协会自律核查等违规行为,被取消会员资格,并撤销管理人登记;福建省未然资产则因不配合安徽证监局现场调查工作、未如实填报产品备案信息等违规行为,被取消会员资格。

  严监管下不仅私募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很多“伪私募”“乱私募”也被加速出清。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2442家私募机构因违规行为被中基协注销。从年度注销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1年被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数量分别为90家、516家、608家和593家。截至11月3日,今年以来被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数量达552家。

  “过去私募行业鱼龙混杂,一部分机构顶着私募的牌子从事P2P、民间借贷等非私募业务。近年来,监管将大部分‘不务正业’的机构管理人牌照注销,同时进一步明确异常经营机构的情形,明显提升了行业出清的效率及节奏,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助于促进私募行业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

  私募“生存法则”已改变

  不仅监管对于“市场劣币”零容忍,越来越多私募也在主动加强公司合规建设水平。

  比如,百亿级量化私募衍复投资正在招聘基金合规运营专员,要求应聘者理解基金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运营要点,对潜在风险具有独立判断力。宽德投资也在招募量化交易风险管理员,希望能够管理交易的风险指标与合规指标。紫阁投资董事长王欢透露,虽然紫阁投资是一家新锐私募,但公司从一开始就把合规稳健经营放在重要位置,设置专人负责风控合规工作,并在系统上予以支持。

  除了严把合规生命线,诸多头部私募还在持续构建长远发展的能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沪上一位百亿级私募总经理透露:“作为一个资管机构来说,策略、人才、运营、品牌、服务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因此我们今年在品牌方面招募了专业的人才,中后台运营也在不断加派人手,不断‘补短板’。”

  “随着私募行业持续发展,头部私募将逐步向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靠拢。未来,业绩不再是唯一的胜负手,在合规运营、品牌建设、人才储备、策略迭代等方面都要不断完善,方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私募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胡泊表示。

  投资人需关注私募合规情况

  从罚单披露的信息来看,承诺保本保收益是私募较为集中的违规行为,很容易误导投资人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中小型私募之前经常把承诺保本或者保收益当作潜规则,因为这样可以募集到更多资金,其实这是违规的。近年来随着监管趋严,因承诺保本而受处罚的私募有所增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对此,一家大型三方平台提示,投资人要向任何形式的保本保收益承诺说不。那些披着私募正规军外衣做非法集资的机构,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往往会降低投资门槛,向投资者承诺保本,或者承诺远超市场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但一旦理财产品出现风险,基金合同中的保本保收益承诺,以及大多数补充协议均属无效。另外,中基协对私募的信披披露非常完整、细致,投资者可以进入中基协官网搜索相关私募的诚信记录,如果存在较多合规漏洞,应谨慎考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