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银协:2021年成员单位国内保理业务量达3.25万亿 同比增长44.44%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了《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下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十年发布保理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2022年6月发布的《FCI年度综述(2022)》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量据估算约合3.09万亿欧元,同比上升13.5%。其中,中国2021年业务量为5626亿欧元,连续第五年领跑全球。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保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为3.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7%。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为48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52%;国内保理业务量为3.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4%。

  《报告》认为,国内保理业务仍然是我国保理市场的主力增长点,在保理业务中占比达91.29%;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年商业保理业务量约2.02万亿元,同比增速约34.7%。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银行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发挥保理业务特色,创新保理业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不断延伸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服务大中小微各类客户,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大战大考中展现金融作为。

  《报告》指出,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保理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续培育发展短期险项下出口保单融资业务,引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让利实体经济,助力外贸保稳提质;

  二是发挥保理功能优势,通过开展中长期项目项下保理业务,支持电力、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三是发展跨境电商保理,通过对交易、物流、仓储、资金流等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供应商、电商平台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赋能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四是运用金融科技,为保理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动能,推进实现保理业务线上化、平台化、数字化,着力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小微企业;

  五是提高对小微企业的线上化大数据授信服务能力,将保理业务延伸至供应链末端,在线高效评估买/卖方信用、转让应收账款和发放保理融资,促进小微企业经营发展。

  总结、展望2021-2022年保理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情况,《报告》认为,应收账款金额持续增长,保理业务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政策鼓励大力发展供应链经济与供应链金融,监管部门也不断出台保理业务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我国保理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我国保理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不过,当前国际、国内保理业务仍面临着境外经济主体经济形势不佳、大宗商品及汇率波动、部分地区基于地方预算支出的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生产和支付进度迟滞等各种风险。因此,《报告》结合各种潜在风险点提出了风控要点:

  一是以行业专业化与场景化的保理服务提升风险识别水平;

  二是以全链条的服务方案加强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

  三是通过全国服务一家的服务模式,打破开展保理业务的整条供应链客户群的开户区域限制,实现全国性的协同风险防控;

  四是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推进实现保理各项业务流程和流程中信息的数字化、可信化、可视化、在线化和智能化,从而打破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控制难题,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展望保理业务未来的发展,《报告》建议,要重新认识保理与贸易融资:流贷改造。包括保理业务在内的贸易融资是按照企业内部的具体交易结构来设计产品,依托实际交易债项,根据交易结算的各个时间节点进行融资安排和风险防控设计,从而解决贷款用途与期限难以管控的问题,这是银行用贸易融资来改造和替代流动资金贷款的根本出发点。此外,保理等贸易融资产品还具有一项明显优势,即一旦由一家银行为企业项下的一笔交易提供了贸易融资,原则上其他银行通过相关的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就能够获悉债项融资信息,进而避免对同一交易进行重复融资。

  此外,还要跳出保理看保理:打通保理与其他供应链和贷款产品。保理业务从商业银行监管角度来看,在广义上属于商业银行“企业经营性贷款”的一种,而企业经营性贷款最大特点在于用途监管,正是基于监管对融资用途的关注,通过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的“全链条”金融服务需求,既能便利企业的融资申请,也能解决重复融资和资金用途监管的问题,在实践中获得了客户的欢迎,将是未来交易银行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