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创新、协调、共享等七维度剖析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22)白皮书》发布

  11月23日,由深圳市工商联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课题组编写的《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22)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

  课题组表示,当前我国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繁重,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承担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编制和推行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另一方面,相关数据可以辅助深圳市政府的微观决策。

  据介绍,白皮书学习参考了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价体系,同时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GII指数衔接,以新发展理念作为设计框架,最终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效益、其他等七个评价指标维度。

  其中,“创新”维度所占比重最高(30%),核心指标包括要素投入、科学技术、数字化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认为,白皮书反映了深圳创新从低到高、从小向大的过程,以及企业创新高端化过程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可以清楚看到深圳企业确实在沿着创新路径逐渐向上攀升”。

  近八成高质量专利布局在战新与未来产业

  据悉,哈工大(深圳)课题组已是第二年编制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企业线上填报及筛选,共有109家企业参与2022年指标体系评价,包括制造业53家、信软业22家、建筑业8家、科技服务业9家、租赁商服业4家、文体娱乐业5家、金融业2家及其他类6家。

  分析结果显示,在创新要素投入方面,参评企业硕博人员占比8.59%,中位数3.52%,高于全国、上海、北京平均水平;研发强度达23.4%,远高于深圳上市公司2.33%的水平。此外,有6.45%的企业设有博士后工作站,集中于制造业。

  课题组进一步发现,34%的参评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研发合作,合作项目平均1.3个,合作金额平均780万元。其中,仅三分之一的企业是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院所合作,合作项目平均为1.4个、合作金额平均1201万元,虽合作强度较高,但就近的知识交流和创新咬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高质量专利持有量、运营和布局情况亦能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据悉,白皮书从“是否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是否维持年限超过五年的发明专利”“是否开展了质押融资的专利”“是否经无效或诉讼仍维持有效,或成功维权的专利”“是否获得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专利奖”“是否属于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等维度考察参评企业的专利质量,发现半数以上企业专利符合上述1至2个标准,整体表现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参评企业77%以上的高质量专利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但符合“经无效或诉讼仍维持有效,或成功维权”和“获得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专利奖”的占比最低,均为5.5%,说明企业在专利运营方面表现不足,或本身专利质量不高。

  在“协调”维度,课题组主要考察参评企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程度。数据显示,94%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上游供应商,平均占其总供应商42.2%;91.4%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下游客户,占总客户数比重均值为29.6%,说明参评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均与大湾区深度嵌合。

  在“共享”维度,课题组设置了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性别平等、社会责任、技术共享、经济成果共享等5个核心指标。其中,“性别平等”指标尤为值得关注,显示参评企业女性工资中位数是男性工资中位数的89%,高于全国平均82.95%的水平;女性高管占比33.1%,超出全国(14.6%)、全球(24.0%)、欧洲(28.6%)平均水平,与北美(34.4%)大致相同。

  创新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

  经七个维度综合评估,白皮书得出结论: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的自主选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外开放水平反映企业发展质量,企业从增进员工、行业和社会福祉的过程中切实受益,企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反映在其效益水平。

  白皮书进一步强调,创新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政府在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构建复杂、多维的高水平创新体系。

  课题组以深圳市政府为例,认为其构造了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创新环境,并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前瞻规划与产业基金,保障创新创业的公平机会,增强示范性与社会流动性。同时,深圳市政府重视创新政策的可持续性;兼顾科学与实践的关系,发展大学以创造科学知识、重视应用以产生新的知识要求;构建大学体系、工程体系与企业结构形成发达的创新网络等,都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唐杰表示,白皮书在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与创新主题的相关性,最终可以清楚看到深圳企业确实在沿着创新路径逐渐向上攀升。具体来看,“共享”维度涉及的社会公平性与创新性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会影响创新的可持续性;“绿色”维度也与创新强关联,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反映了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协调”维度反映空间的专业化分工过程,不同城市发展出不同的产业层次。

  唐杰也指出,参评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院所开展研发合作的仅占11%,其中深圳高校占比不到3%,这对深圳的大学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提出了挑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