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临港新三年 瞰见未来城

  位于上海东南角的临港新片区,是近年来中国最受关注的新城。过去三年来,无数人曾进行“掘金”式的探访。

  迄今为止,人们还是对“平地兴起一座城”抱有探秘心态。创业者想知道临港能否提供营商便利,求职者考虑的是临港能否安居乐业,还有无数关心上海、关心中国的人士想知道临港未来能否成为一个城市新地标。

未来城市雏形初现

  临港有一处出名的地方叫滴水湖,这是一个20年前从滩涂上挖出的人工湖,直径2.6公里,呈正圆形,形状犹如从天上降落的一滴水。它也是很多外来者探访临港的第一站目的地。

  由于从上海市中心出发路途较为遥远,很多人选择在闹市区的张江搭乘上海地铁16号线到临港,这条地铁线的终点站就在滴水湖畔。在湖畔环视这块临港的核心区域,可以看到一些具有未来感的建筑拔地而起。城市的面貌,正在这块区域初露雏形。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中心研究员杨建文看来,临港兴于高端装备业,将盛于科技业。充满科技感的产业,正在推动临港走向多元和成熟。

  湖畔的一部分地块被划作“科创总部湾”,在这里,无人驾驶汽车实验正在进行,搭载传感器的汽车在崭新的楼宇间穿梭,也许还会经过正在拔地而起的大型计算中心。未来,人们会在这里看到一个顶尖科学家社区、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还有更多的实验室、国际合作研发机构等将在这里落户。

  另一块湖畔草地上,建立起了“金融湾”和“陆家嘴临港中心综合体”区域,这里正逐渐多出各大银行、证券公司的招牌,它们将在此成为“五自由一便利”制度的先行先试者。这意味着,临港的内资、外资商家,将更便利地使用资金、进行内外贸易、增强扩张能力。

  杨建文告诉记者,滴水湖周边区域因为远离上海市中心、缺少交通交汇点,本是资源过而不留的一块地方,是制造业让临港有了新城的雏形。

  “泥城镇、书院镇、万祥镇、芦潮港镇上,来了不少世界知名公司的工厂以及我国高精尖制造业。”他指着地图上环绕滴水湖的大片区域介绍当地重要的公司。

  根据上海市政府对临港的规划,临港的产业体系可被概括为“4+2+2”,也就是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为四大核心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新能源汽车为两大优势产业,以氢能、绿色再制造为两大未来产业。

  在已有的高端制造产业基础上,临港正在进行产业多元化发展,而科技是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的主要脉络。

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相辅相成

  筑巢引凤,水到渠成。谈及临港的下一步建设,很多人都会说,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情,产业发展带来人才集聚,人才集聚促进产业发展。

  企查查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提供的统计信息显示,在临港新片区从2019年8月到2022年8月建设的三年期间,当地企业密度大为提升,存续企业数量从近8000家提升至超过30000家。其中,远远不止杨建文熟悉的大公司、大工厂,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

  在张江工作的芯谋研究总经理景昕近年来也观察到,有身边的企业去临港探路,很多曾成功在张江“掘金”过的芯片从业者,都在观察临港“再建一个新张江”的进度。

  企查查数据显示,在2019年8月,临港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三大产业仅有51个存续企业,到2022年8月已经增长到578个。与此同时,很多“辅助性”产业也随之兴起,仅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金融业(货币金融、资本市场服务)等三大服务性行业,相关企业数量从2019年8月的1625家增加到了2022年8月的3212家。

  “中小企业犹如生态系统里的花草,他们需要偎依在大树的阴凉中。”景昕以临港芯片的集聚过程举例,前期建设里,芯片龙头率先布局建设工厂并实现量产,接下来中小企业才会附着在产业链上成长。

  谈及人才招聘,景昕直言,初期仍然主要靠大公司的号召力,未来则要关注不同次人才梯队的搭建。对于先进制造业而言,初期大公司正在将先进的产线、研发团队带到临港,而后期相关公司需要将更完整的人才库落在当地,在量产过程中也需要更多优质的技术工人。届时,临港的人才结构也将变得更加“饱满”。

  临港这座新城的规划蓝图已成形,基础框架也正在搭建,接下来每个角落都等待人们去填充丰富的内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