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创新企业“雁阵”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954家珠海企业成功入围,其中香洲区入选企业共有309家,数量全市第一。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也是企业迈向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必经之路。
目前,香洲区已培育出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此次入选的3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反映出香洲区“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军”力量充足,梯度培育成效初显。
纵观香洲区的产业结构,该区有近4000家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占比超过九成。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潜力是香洲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按照计划,香洲区将在未来三年发力培育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目标既定,方向明确,香洲区与中小企业一同踏上“专精特新”进阶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蒋欣陈
根基
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领跑全市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三者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梯度培育体系。
“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梯度培育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已成为区域推动企业发展的普遍共识。
据香洲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香洲区入选的3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大健康等多个领域,与香洲区着重发展的六大产业基本吻合,反映出香洲区“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军”力量充足。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专精特新“小巨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指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的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中的领飞“头雁”。
目前,香洲区已培育出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今年上榜,获认定企业数较去年实现倍增。
“获评‘小巨人’,这对公司而言是一项巨大的荣誉,也是一种鞭策。”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瑞思”)董事长于志江说。科瑞思是一家以全自动绕线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自动网络变压器绕线领域,该企业占据了全球约60%的市场份额。
“香洲是个立业兴业的宝地。”于志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产业第一”的带动下,珠海市、香洲区的产业氛围越来越浓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在香洲集聚发展!”
厚植
多重政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小而尖”“小而专”,有极大潜力一跃成为行业中的“小巨人”。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面临着许多成长的烦恼。
“大多数企业已充分认识到走专精特新之路的重要性,但企业仍面临投入周期长、获得融资难等问题。”赛迪华南智创中心主任龚佳勇表示。
于志江对此颇有感触,科瑞思在发展初期主要是和人工市场竞争,直到2015年研制出全球首台全自动网络变压器双环绕线机,才迎来命运的转折点。“要突破核心技术,企业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既需要毅力,也需要政府的支持。”
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香洲区拿出了十足的诚意。2021年9月,《香洲区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提出了多方面扶持政策:发奖励,“专精特新”企业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的资金奖励;降成本,“专精特新”企业在本地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可获得一定补贴;拓市场,“专精特新”企业向其他香洲本地企业销售设备用于技术改造的,购买方将获得高达30%的购置补贴。
据统计,今年以来,香洲区针对该政策开展资金申报,现已累计兑现技术改造奖补资金3285.53万元,“专精特新”奖补资金3188.5万元,“总部+制造”奖补资金3167万元。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专项细分领域的人才,往往不可多得。
2021年8月,香洲区出台《珠海市香洲区关于实施“香山人才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整合教育、住建、卫健等部门资源,完善相关配套办法,提高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励。
“公司引进人才后,香洲区不仅解决了人才的住房问题,还安排人才子女入学。人留下了,心也留下了。”珠海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干胜说。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今年,香洲区已在线下组织476次政策宣讲,线上通过“香企通”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各级产业政策线上查询、智能匹配、精准推送。
通过发挥人才、场地等各项政策举措作用,今年以来,香洲区共引进448个科技项目。通过创新创业团队招引,合计带动321位博士以上人才落地香洲,有效提高了高端人才聚集度,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方向
描绘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
中小企业好,则经济好;中小企业活,则经济活。
纵观香洲区的产业结构,该区有近4000家制造业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0%,是经济结构的主要支撑,也为香洲未来的发展留下了想象空间。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潜力是香洲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围绕实现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香洲区将通过打造“小升规,规做精,精上市”成长路径,以点串线、由线及面,夯实实体经济基底,引导更多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香洲区建成了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政银信息共享,实现企业线上贷款自动审批、自动秒批贷款额度,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与资金成本。
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入驻平台企业超1400家,聚集区内外金融机构47家,通过平台发布融资产品超110个,线上促成企业成功融资超150笔,总授信额度超34亿元。
鸣钟开市一周年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被业内人士称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摇篮。香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香洲区将推动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实现资本化运作。”
香洲区已出台《香洲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支持的若干措施》,给予企业上市挂牌政策奖励最高1000万元;建成香洲区上市企业育成中心,整合交易所、证券公司、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资源,为辖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上市服务。
另一方面,主城区土地资源有限,香洲区将紧紧抓住5.0产业新空间建设的发展契机,确保两年内建成标准厂房550万平方米,联动招商部门,招引一批优质中小企业落地。
在“一园一镇”产业发展主战场上,香洲区实施园区投入倍增计划,推动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总产值今年增长15%、三年内突破2000亿元,力促三溪科创小镇建设提速,全力打造“三溪光谷”。
近期,香洲区产业载体建设方面捷报频传。11月26日,南屏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动工,该项目计划引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家,培育上市企业1—2家,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0亿元。
放眼未来,香洲区已勾勒未来三年计划,发力培育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可以预见,未来香洲区将有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带动形成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底气和信心。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