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以下简称为“深圳交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紧跟国家战略方针,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特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据统计,2022年以来,深圳交行对接服务深圳重大项目达300多个,为近5000家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业务。

  服务制造业“压舱石”,以金融赋能“双区”建设

  制造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立市之本。2022年,深圳市相继发布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20+8”产业集群规划等一系列助企措施。对此,深圳交行迅速响应,推出“1234”助企专属服务方案,涵盖“惠企减负”与“慧企赋能”两大政策体系,聚焦企业初创孵化、成长上市、发展壮大三大阶段,提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股权+债权”等金融支持,助力特区“20+8”战略产业宏图落地。同时,深圳交行全新推出“交园通”园区服务方案,聚焦深圳“20+8”产业集群,无缝链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目前,深圳交行服务的园区企业超过千家。

  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深圳众多制造业企业中的一员,也是深圳交行支持“深圳制造”的一个缩影。据介绍,2021年9月起,深圳交行与深圳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建立银企合作关系,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深圳交行了解到该企业上游供应商同样存在融资需求。为支持制造业全链条企业的发展,深圳交行立即为企业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并提供授信支持。

  “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链条延伸,为全链条企业提供金融保障。”深圳交行表示。据统计,截至9月末,深圳交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近600亿元,较年初增幅超过20%,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4.9%,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供需两端精准发力,依靠国内市场,联通国际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使得这里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绝佳平台。深圳交行积极发挥交银集团国际化布局、全牌照经营特色,一方面依托总行离、在岸授信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挥跨境直贷价格更低、审批高效的优势,推动深圳航空、洲明科技等一批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境外银团业务,在离岸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为深圳众多企业提供银团信贷支持。深圳交行还不断强化科技金融,通过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引入外资“活水”为企业跨境投资提供便利。

  今年10月,深圳交行联动交通银行澳门分行成功办理深圳首批跨境双向人民币资产转让业务,至此,深圳交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产转让业务实现全品种、全流程落地。该业务成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了湾区金融资金资产双向跨境流动。此外,深圳交行上线并积极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倾力打造“交银e关通”线上金融服务品牌;配套贸易融资、信保融资等产品,满足外贸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通过对接海关部门的通关大数据,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

  深圳交行表示,将充分利用交通银行境内外资源,灵活运用跨境融资与外汇衍生产品组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湾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为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及互联互通注入金融活水。

  普惠“续新力” ,以“活水”灌溉实体“旱田”

  “交行的审批效率高,专业性强,是真正懂科技企业的银行。”恒扬数据相关人员说。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市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科创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重研发、高成长的特点,因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融资支持,恒扬数据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从2020年起,深圳交行多次深入恒扬数据进行调研,为其量身设计授信方案,并在该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匹配相应的金融产品。今年6月,深圳交行将授信额度增加至5000万元,为该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心针”。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圳交行全力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据悉,该行2020年开设科创审批中心,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先后推出 “科创先锋贷” “专精特新贷”等金融产品,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田间”。据统计,今年以来,深圳交行“科创先锋贷”已为超过250家中小微企业投放近30亿元贷款。

  “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稳定运行,以强有力的“双统筹”夺取“双胜利”,深圳交行推出“九大惠企措施”及一系列金融便民措施,在援企、稳岗、服务民生等方面打出“组合拳”。通过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保障产业供应链核心企业保供“不掉链”;设置专项额度,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高效保障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率先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超过4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各类费用;主动为近千家小微企业提供延期还本付息和无还本续贷服务。

  深圳优合集团是一家打通进口冷冻食品供应链全部环节的集团化公司,也是国内知名的冻品进口服务平台。作为保障城市肉菜供应的民生企业,需要为市民源源不断提供优质进口冻肉。今年疫情期间,银行网点部分暂停对外营业,优合集团的经营也因此受到影响。在得知优合集团遇到困难后,深圳交行第一时间为其开通专属绿色服务通道,平均每天为优合集团办理100多笔进口付汇业务。为满足该企业的经营需求,深圳交行为优合集团量身打造了“优合冻肉贷”项目,为企业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弹药”。

  为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深圳新市民金融需求,深圳交行不断升级金融服务,在全市55家网点开通了社保卡即办即取业务,利用“云端银行”线上全流程为新市民办理社保卡;聚焦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打造交银养老示范网点;支持新市民创业梦,上线“惠民贷”,20万元以下可自动审批,为新市民解决贷款难题;多渠道为新市民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市民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责任谱担当,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前行“航标”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圳交行聚焦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力支持绿色金融项目,如提高绿色金融授信占比,金融资源优先向绿色产业倾斜;对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给予价格优惠;不断推进与深圳地区绿色能源企业合作;持续优化授信审批流程,畅通放款“绿色通道”;设立绿色信贷专营机构。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交行绿色贷款余额60.96亿元,碳减排类贷款余额为686.2万元,带动的碳减排量1603吨。

  据悉,作为深圳绿色金融协会发起人单位之一,深圳交行积极参与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的筹建和运行,并参加深圳绿色金融协会10多项课题研究及标准制定,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建立美丽深圳贡献金融力量。

  美好生活需要美丽的环境,还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固牢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作为深圳乡村振兴主战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曾是汕尾市海丰县偏远贫穷的农渔四镇。深圳交行立足深汕特别合作区,率先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内设立中心支行,配备服务“三农”的专业团队,根据区域特色加大政策支持,如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累计超过8亿元,为合作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开设四镇零余额账户,打通合作区零余额支付的最后一里路;深化与农业部门合作,并加大信贷资源支持。

  据介绍,今年7月底,深圳交行收到来自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相关单位的一封感谢信,高度赞赏了该行卓越的战斗力和优质的服务。

  此外,为加大对深圳地区涉农企业的帮扶,深圳交行先后推出“兴农e贷”“乡村振兴主题卡”等金融产品,线上全流程化为涉农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据悉,深圳交行将支持乡村振兴发展计入经营考核中,如将服务乡村振兴与基层经营单位的年度考核挂钩,鼓励经营单位做好涉农融资贷款服务;对暂时受困的新型涉农企业提供续贷及延期还款服务;为涉及防疫和民生保障的涉农企业开辟金融绿色通道。

  此外,深圳交行把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力,贡献金融力量。

  责任谱写担当,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深圳交行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金融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履行国有银行的社会责任,努力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圳样板”,助推“双区”高质量发展。(CIS)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