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重协同 促转型 助创新 金融赋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随着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县域经济面临结构性优化与提升的需要,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其策略与路径是关键。总体来说,针对传统产业的转型,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是根本,积极协同各方力量与资源是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必要手段,差异化、定制化服务是提高服务精准度的基本原则。

  毋庸置疑,做好县域经济提质增效,需要各方协同,这其中,政府主导并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是关键。金融要想更好地助力县域经济,充分理解和配合政府的经济产业规划是前提,同时,人民银行县域分支机构相关政策的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聚焦经济产业发展目标,各方的资源优势形成互补,才可能产生更好的协同效果。

  传统产业的转型是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基础,一般来说,导致传统产业转型的因素多为环保约束、资源枯竭以及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政府往往也会依据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规划,有的产业面临萎缩甚至退出市场,就这部分产业主体来说,金融的支持同样也会减弱;有的产业需要延伸其链条,形成产业融合的优势,金融服务就应基于其补链、强链的需求,围绕链上各个不同主体的需求设计相关信贷产品。

  传统产业的萎缩或退出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腾笼换鸟”并非一蹴而就,金融机构也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握好其周期性特征,尤其是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大的阶段,更需要做到稳中求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导致县域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促转型一般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传统产业转型既需要技术的创新驱动,也需要更多资金的加持。例如,一些农业大县,其占比较高的种植业或养殖业在需要转型升级的时候,要么是加大设施、科技方面的投入,要么就是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并催生新的产业形态,金融在这个方面的产品创新也要因势利导,针对产业数字化的投入,金融可结合自身数字化服务的特点,与产业数字化进行场景式对接,让金融服务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且风险可控;针对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金融可适时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价值关联,开发相关产品,以期促进传统产业主体转型。

  针对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需要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产品与服务方式,尤其是针对技术含量较高,但偏重轻资产运营的创新型企业,更需要金融基于此类产业主体创新更多信贷产品,例如,针对科创类企业缺乏抵押物的情况,金融机构既可以多开发一些信用贷款产品,又可以根据企业的所属行业及投融资特征,与相关机构合作采用投贷联动的融资方案。针对新兴产业主体,政府一般都会给予较多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也可根据政府的产业促进政策,借助诸如政府财政的风险补偿机制,对相关主体提供信贷增量服务。

  无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样都会面临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考量,这也对金融机构创新更多绿色信贷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到不同领域,尤其是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绿色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县域,绿色金融的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把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起来,以普惠的理念为指引,针对绿色产业发展,填补金融服务的空白,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为绿色产业提供可持续、高效低成本的信贷资金。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