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指数窄幅震荡 消费和医药走强

  周二上证指数在半年线附近窄幅震荡,创业板指数受赛道股拖累跌逾1%。两市合计成交8169亿元,较上日减少了900多亿,连续两日量能大幅萎缩。题材热点方面,农林牧渔、旅游、酒店餐饮、免税等板块位居涨幅前列,医药板块出行分化,个股继续上演涨停潮;软件服务、信创、工业母机、军工、芯片、光伏、锂电池等科技成长赛道全线走弱。个股依然是跌多涨少,其中70只个股涨逾9%,连板股数量明显增多,个股情绪有所回暖。

  北向资金方面,全天合计净流出9.47亿元,流出力度较上日明显减少。具体来看,沪股通净流出11.3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89亿元,内部延续了分化,继续呈现“沪弱深强”特征。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的近5个交易日期间,北向资金增持净额前三名分别为酿酒、家电和医疗器械板块,净额分别为33.7亿元、28.35亿元和20.6亿元;减持净额前三名是物流、电力和电池行业,净额分别为20.61亿元、18.48亿元和15.57亿元。

  再回到盘面上,市场的赚钱效应主要聚焦在消费和医药两大方向。大消费里面的出行链条表现最强,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防控“新十条”落地实施后,民众出行意愿回升,有利于旅游酒店、餐饮、航空机场、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的修复。同时,《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第一版)》发布,居民加大储备治疗新冠的药物,提升了相关药物的需求,医药股也因此反复受到资金的关注。目前市场是存量资金博弈,题材热点快速轮动,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大消费和医药的走强未能与指数形成共振,更多的是局部的交易性机会。

  越声理财表示,市场震荡休整后仍有望继续上攻。本周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市场预期加息50BP是大概率事件,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前部分资金会进行避险,等事件落地后重新进场,因此还是会有情绪层面的影响。在情绪影响过后,还是要看国内的政策以及经济复苏预期。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央行宣布降准、房地产行业股权融资等政策密集落地,政策基调是偏积极的,也是支撑市场反弹的核心逻辑。指数整体是震荡上行,短期可以沪指20日均线作为强弱分界线。操作策略上,建议轻指数重个股,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均衡配置稳增长(金融地产基建产业链)、后疫情(消费、医药等)和高成长(新能源车、风光储、信创、半导体等)三大主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